教训

jiào xùn [jiao xun]
繁体 教訓
注音 ㄐ一ㄠˋ ㄒㄨㄣˋ
词性 动词

词语释义

教训 jiàoxùn

(1) 指从错误或挫折中得到的经验

水灾的教训
lesson;moral

(2) 教育训练

自无教训。——《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education and training

(3) 训导;训戒

狠狠地教训了他
chide;teach sb. a lesson;teach sb. moral

词语解释

  1. 教育训练。

    《左传·哀公元年》:“ 越 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 吴 其为沼乎!” 唐 元稹 《唐故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 润 之师故 南阳 韩晋公 之所教训,弩劲剑利,号为难当。”《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 真君 ﹞乃与二弟子逕往其处,至一馆中,知是孽龙在此,变作先生,教训生徒。”

  2. 教导训戒。

    《左传·文公十八年》:“ 顓頊 有不才子,不可教训。” 唐 元稹 《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即某官之次子也。少孤,母曰 渤海 封夫人 ,提捧教训,不十四五,其心卓然。”《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若蒙老公祖教训,老夫死亦瞑目。” 叶圣陶 《隔膜·一生》:“伊生在农家,没有享过‘呼婢唤女’、‘傅粉施朱’的福气,也没有受过‘三从四德’、‘自由平等’的教训。”

  3. 教养。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唐 蒋防 《霍小玉传》:“某有一女子,虽拙教训,颜色不至丑陋,得配君子,颇为相宜。”

  4. 惩罚。

    艾芜 《山野》第一部十五:“你再乱说,我就要拿枪来教训你了。” 知侠 《铁道游击队》第二章:“到那时候,他会对所有战士和指挥员说:‘这是 老洪 送给我们的好礼物呀!让我们更好地教训鬼子吧!’”

  5. 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经验或认识。

    鲁迅 《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沈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在各样机会上去做人,在各种生活上去得到知识与教训。”

引证解释

⒈ 教育训练。

《左传·哀公元年》:“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 吴其为沼乎!”
唐元稹《唐故南阳郡王赠某官碑文铭》:“润之师故南阳韩晋公之所教训,弩劲剑利,号为难当。”
《警世通言·旌阳宫铁树镇妖》:“﹝真君﹞乃与二弟子逕往其处,至一馆中,知是孽龙在此,变作先生,教训生徒。”

⒉ 教导训戒。

《左传·文公十八年》:“顓頊有不才子,不可教训。”
唐元稹《唐故建州浦城县尉元君墓志铭》:“君即某官之次子也。少孤,母曰渤海封夫人,提捧教训,不十四五,其心卓然。”
《警世通言·老门生三世报恩》:“若蒙老公祖教训,老夫死亦瞑目。”
叶圣陶《隔膜·一生》:“伊生在农家,没有享过‘呼婢唤女’、‘傅粉施朱’的福气,也没有受过‘三从四德’、‘自由平等’的教训。”

⒊ 教养。

《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
唐蒋防《霍小玉传》:“某有一女子,虽拙教训,颜色不至丑陋,得配君子,颇为相宜。”

⒋ 惩罚。

艾芜《山野》第一部十五:“你再乱说,我就要拿枪来教训你了。”
知侠《铁道游击队》第二章:“到那时候,他会对所有战士和指挥员说:‘这是老洪送给我们的好礼物呀!让我们更好地教训鬼子吧!’”

⒌ 从失败或错误中取得的经验或认识。

鲁迅《朝花夕拾·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结末的教训是:所以倘有陌生的声音叫你的名字,你万不可答应他。”
沈从文《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在各样机会上去做人,在各种生活上去得到知识与教训。”

教训的国语词典

教导训戒。

如:「你应牢记这一次的教训,下次才不会再犯 。」

教训的网络释义

教训 (同名相声)

  • 《教训》是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一部相声作品。其语言幽默风趣,看似平常的语言里藏着深刻的道理,发人深省,教育家长们不能溺爱孩子,要以正确的方式培养出祖国的花朵。剧中内容引人深思。
  • 该剧本作者著名曲艺作家王鸣禄。
  • 教训 (词语解释)

  • 教训,汉语词汇。
  • 拼音:jiào xùn
  • 英语:Lesson
  • 一般指当把事情做错了,结果是失败和痛苦,所以说得到了教训。 通常是通过切身体会才能得到。和经验相比,得到教训的代价常常更加昂贵,因此也更让人难忘。另有高英培、范振钰表演的相声《教训》。
  • 教训造句

    要认真总结经验教训,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我必须充分吸取上次考试的失败的教训。
    我们要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以后重犯类似的错误。
    我们要认真从事故中吸取教训。
    我们要记住满招损,谦受益这条古人的教训。
    工厂从这次事故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
    要善于从失败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有关领导要从这次事故中接受教训。
    挫折和失败给了我们很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
    这对于鄙薄技术工作的人,也是一个极好的教训。
    我们不但要从成功中总结经验,还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
    长辈对你的教训,你怎能置若罔闻?
    经过这次教训,他决定洗心革面,不再沉迷于赌博。
    他深刻地检讨了自己的错误,并决心吸取这个沉痛的教训。
    那天我自己去游泳,被爸爸狠狠教训了一顿。
    老李头教训儿子道:“你这个不学无术的东西!”。
    要从失败中总结教训,不要怨天尤人。
    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我们应从中吸取教训。
    后来,他不分青红皂白地把儿子狠狠地教训了好些日子。
    青少年犯罪的沉痛教训,值得每个人深思。

    汉字详情

    jiào,jiāo [jiao]
    部首: 425
    笔画: 11
    五笔: FTBT
    五行:
    吉凶: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仓颉: JDOK
    四角: 48440

    详细解释

    jiāo

    动词

    (1) 把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别人

    十三教汝织。——《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教其不知,而恤其不足。——《左传》

    (2) 又如:教课;教书;手把手教;教唱歌;教倌(教入塾);教老者(方言,教员);教率(教授引导);教书匠(对教师的谑称)

    (3) 使;令;让

    曲罢能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

    (4) 另见 jiào

    jiào

    动词

    (1) (会意。从攴( pū),从孝,孝亦声。“攴”,篆体象以手持杖或执鞭。在奴隶社会,奴隶主要靠鞭杖来施行他们的教育、教化。本义:教育,指导)

    (2) 同本义

    上所施下所效也。——《说文》

    以教国子弟。——《周礼·师氏》。注:“教之者,使识旧事也。”

    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教者,民之寒暑也。——《礼记·乐记》

    教,文之施也。——《国语·周语》

    精华,教政之本也。——《春秋繁露》

    君有此教士三万人。——《管子·小匡》

    修教三年。——《韩非子·五蠹》

    宁有政教。——《史记·货殖列传》

    择师而教。——唐· 韩愈《师说》

    以教吾子。——唐· 柳宗元《柳河东集》

    昨日蒙教。——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

    所以见教。

    (3) 又如:教治(教化,教育);教禁(教化和禁令);教读(教师);教读老夫子(教书老先生);教民(教育人民);教迪(教育开导启迪);教帖(古代公侯、大臣所下的手谕、命令);教当(教唆);教示(教导、训诲);教戒(教导和训戒);教告(教导教诲);教演(教练,演练);教阅(操演,检阅);教坊司(管理伎乐的机构,专司音乐、戏曲、舞蹈的教习、排练及演出等事宜);教门儿(某种人,某类职业的人);教引嬷嬷(教日常礼节的老年妇女)

    (4) 叫;让

    教我先威众。——《史记·陈涉世家》

    教善才服。——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

    教从何处。——清· 袁枚《祭妹文》

    (5) 又如:教令

    名词

    (1) 宗教 。如:信教;教民(指信仰基督教的人);教乘(指佛教、佛法);教法(宗教的理论)

    (2) 教育;教材

    五教,诗、书、乐、易、春秋也。——《礼记·经解》

    明七教以兴民德:父子兄弟夫妇君臣、长幼、朋友、宾客也。——《礼记·王制》

    (3) 又如:教刑(古时学校里使用的刑罚);教席,教职(教师的职位);教术(教法,教数。教育的方法);教泽(教育的恩泽);教象(教育规则的条文)

    (4) 另见 jiāo

    英文翻译

    teach, class

    方言集汇

    ◎ 粤语:gaau1 gaau3
    ◎ 客家话:[梅县腔] gau1 gau5 [陆丰腔] gau5 gau1 [客英字典] gau5 gau1 [宝安腔] gau1 | gau5 [东莞腔] gau5 [沙头角腔] gau1 gau5 [客语拼音字汇] gau1 gau4
    ◎ 潮州话:ga3

    宋本广韵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古肴平聲開口二等kaukrau/keau
    xùn [xun]
    部首: 226
    笔画: 5
    五笔: YKH
    五行:
    仓颉: IVLLL
    四角: 32700

    详细解释

    动词

    (1) (形声。从言,川声。本义:教育,教导)

    (2) 同本义

    训,说教也。——《说文》

    大训。——《书·顾命》

    告之训典。——《左传·文公六年》

    是为明训。——《国语·晋语》。注:“教也。”

    务材训农,通商惠工。——《左传·闵公二年》

    而五人生于编伍之间,素不闻诗书之训。——张溥《五人墓碑记》

    训俭示康。——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

    (3) 又如:训蒙(在私塾教授小学生);训蒙教授(教幼童的私塾先生);训人(负责教育的官员或师长);训章(训示规范)

    (4) 解说,注释。用通俗的话解释词语的意义

    但世人未之深亮训说,况文烦富,行于世者,失其旨要,故撰为《略解》焉。——三国魏· 曹操《孙子》序

    (5) 又如:训故(同训诂);训义(解释文字的意义);训解(训释解说);训传(训解经义)

    (6) 训练;讲习

    有智略,能训治军旅。——宋· 王安石《举渭川兵马都监盖传等充边上任使状》

    (7) 又如:训戎(训练军旅);训治(训练整治)

    (8) 顺从;归顺

    四方其训之。——《诗·大雅·抑》

    于帝其训,又,是训是行。——《书·洪范》

    (9) 取名

    后志存小字,不训法名者,遵慈母之意也。——宋· 赞宁《宋高僧传》

    名词

    (1) 典式、法则 。如:训令;训典(古圣王的典籍);训格(教训,规范);训范(足可为法的规范、典范)

    (2) 尤指可作为法则的话或座右铭 。如:训诰(训教导之辞;诰,指诏书或告诫之文)

    (3) 解说的词语 。如《尔雅·释训》

    英文翻译

    teach, instruct; exegesis

    方言集汇

    ◎ 粤语:fan3

    宋本广韵

    教训的同拼音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