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黥的五行属性金,推荐搭配: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会意。从黑,京声。刻其面以墨窒之。字亦作“剠”。本义:古代一种肉刑,墨刑的异称)
刺字
黥,墨刑在面也。——《说文》
放黥者马竿人面也。——《书·刑德》
又如:黥首刖足(刻额染墨,截断双脚);黥布(英布,汉高祖的大将、功臣。因犯罪被黥面);黥首(汉代刑法之一。其法在罪人额上刻字染墨);黥面(在脸上刺字涂墨);黥徒(受黥刑的犯人。引申泛指囚徒,罪犯)
镌刻
声明走百灵,结构黥幽谷。——清·魏源《白岳东崖》
〈名〉
受过黥刑的人
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贼。——《新五代史》
详细解释
动词
(1) (会意。从黑,京声。刻其面以墨窒之。字亦作“剠”。本义:古代一种肉刑,墨刑的异称)
(2) 刺字
黥,墨刑在面也。——《说文》
放黥者马竿人面也。——《书·刑德》
(3) 又如:黥首刖足(刻额染墨,截断双脚);黥布(英布,汉高祖的大将、功臣。因犯罪被黥面);黥首(汉代刑法之一。其法在罪人额上刻字染墨);黥面(在脸上刺字涂墨);黥徒(受黥刑的犯人。引申泛指囚徒,罪犯)
(4) 镌刻
声明走百灵,结构黥幽谷。——清· 魏源《白岳东崖》
名词
受过黥刑的人
自唐失其政,天下乘时,黥髡盗贼。——《新五代史》
英语翻译
方言集汇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n1 kiang2 [客英字典] gin1 [台湾四县腔] gin1 kiang2 [梅县腔] gin1 [宝安腔] kiang2
宋本廣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擎 | 渠京 | 羣 | 庚三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三等 | 梗 | 庚 | gʰĭɐŋ | gieng/gyang |
百度释义
-
1.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古代用作刑罚,后来也施于士兵,以防逃跑。
2.在人体上刺上带颜色的文字、花纹或图形。
康熙字典
黥【亥集下】【黑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8画
〔古文〕䵞《唐韻》《集韻》《韻會》《正韻》渠京切,音擎。《說文》黑
在面。《荀子·正論篇》墨黥。《註》以墨涅其面而已。或曰墨黥,當爲墨幪。以墨巾蒙其頭而已。《書·呂
》爰始淫爲劓刵椓黥。《疏》黥面,卽墨
也。《周禮·秋官·司
》墨罪五百。《註》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
又姓。漢有黥布,初姓英,咎繇之後。布以小時有人相云當而王,故姓黥以厭當之。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黥【卷十】【黑部】
墨在面也。从黑京聲。䵞,黥或从刀。渠京切
说文解字注
(黥)墨㓝在面也。此㓝亦謂之墨。周禮司㓝注曰。墨、黥也。先刻其面。以墨窒之。从黑。京聲。渠京切。古音在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