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䴔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9D41
仓颉
YKHAF
郑码
SOOR
四角号码
0742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UQWO
注音
ㄐㄧㄠ,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古籍中的一种鸟名
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鵁,自鸣自呼,食之已风。——《山海经·北山经》
详细解释
名词
古籍中的一种鸟名
有鸟焉,群居而朋飞,其毛如雌雉,名曰鵁,自鸣自呼,食之已风。——《山海经·北山经》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五肴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交 | 古肴 | 見 | 肴 | 平聲 | 肴 | 開口二等 | 效 | 肴 | kau | krau/keau |
百度释义
-
〔~鶄(jīng)〕一种水鸟,即“赤头鹭”。嘴长,脚高,体长约五十厘米。入夏,雄的头、颈及羽冠呈栗红色。分布于中国南方及印度等地。
康熙字典
鵁【亥集中】【鳥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古肴切《集韻》《正韻》居肴切,音交。《說文》鵁鶄也。《爾雅·釋鳥》鳽,鵁靑。《郭註》似鳧。脚高,毛冠。《郉疏》鵁鶄一名鳽。《博物志》鵁鶄,巢於高樹,生子穴中,銜其母翼,飛下飮食。《師曠·禽經》鵁鶄,睛交而孕。
又曰旋目其名鷃,方目其名鴋。《司馬相如·上林賦》鵁鶄䴋目。《正字通》鵁鶄,似鳧。脚高,觜丹,頂有紅毛如冠。
又鵁鸕。《爾雅·釋鳥》鴢頭鵁。《郭註》似鳧。江東謂之魚鵁。《釋文》許交切,音骹。《郉疏》一名頭鵁。《司馬相如·上林賦》鴜鵁鸕。《註》魚鵁也。
又《山海經》蔓聯山有鳥,羣居而朋飛,其毛如雌雉,名曰鵁。
又《集韻》虛交切,音虓。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四】【鳥部】
也。从鳥交聲。一曰
也。古肴切
说文解字注
()
也。三字句。釋鳥。鳽、鵁鶄。職方氏。楊州其畜宜鳥獸。鄭云。孔雀、鸞、鵁鶄、犀、象之屬。史記上林賦
。漢書作交精。爾雅音義曰。本亦作交精。从鳥。交聲。古肴切。二部。一曰
也。此謂
一名
。玄應書作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