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螣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87A3
仓颉
BFQI
郑码
QUI
四角号码
79236
电码
5822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EUDJ
注音
ㄊㄥ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351143113425121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螣蛇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螣
téng
〔螣蛇〕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亦作“腾蛇”。
笔画数:16;
部首:虫;
笔顺编号:3511431134251214
téng
〔螣蛇〕古代传说中一种能飞的蛇。亦作“腾蛇”。
笔画数:16;
部首:虫;
笔顺编号:3511431134251214
英语翻译
mythological wingless dragon of
方言集汇
◎ 粤语:dak6 tang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en2 tot7 [客英字典] ten2 tot7 [台湾四县腔] ten2 tot7 [梅县腔] ten2 [宝安腔] ten2 | tit8 [客语拼音字汇] zi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en2 tot7 [客英字典] ten2 tot7 [台湾四县腔] ten2 tot7 [梅县腔] ten2 [宝安腔] ten2 | tit8 [客语拼音字汇] z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七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騰 | 徒登 | 定 | 登開 | 平聲 | 蒸 | 開口一等 | 曾 | 登 | dʰəŋ | dong |
百度释义
(1)(名)〈书〉古书上指专吃小苗或嫩叶的害虫。另见ténɡ。
(2)(名)蛇;古书上说的一种能飞的蛇。另见tè。
现代汉语词典
螣tè
(名)〈书〉古书上指专吃小苗或嫩叶的害虫。另见ténɡ。
螣téng
(名)蛇;古书上说的一种能飞的蛇。另见tè。
康熙字典
螣【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集韻》《正韻》徒登切,音騰。《說文》神蛇也。《爾雅·釋魚》螣,螣蛇。《疏》蛇似龍者也,名螣。一名螣蛇。能興雲霧,而遊其中也。《荀子·勸學篇》螣蛇無足而飛。
又《正韻》呈稔切,音朕。義同。
又《唐韻》徒得切,音特。《詩·小雅》去其螟螣。《傳》食葉曰螣。《陸璣疏》螣,蝗也。《許愼云》吏乞貸則生螣。
又《唐韻古音》音代。義同。亦作。《說文》作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螣【卷十三】【虫部】
神蛇也。从虫朕聲。徒登切
说文解字注
(螣)神它也。荀卿曰。螣蛇無足而飛。毛詩叚借爲?字。从虫。朕聲。徒登切。六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