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的康熙字典释义

髖【亥集上】【骨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5画

《唐韻》苦官切《集韻》《韻會》《正韻》枯官切,音寬。與臗同。《說文》上。《博雅》髖,䯊也。《釋名》髖,緩也。其腋皮厚而緩也。《廣韻》兩股閒也。《前漢·賈誼傳》屠牛垣一朝解十二牛而芒刃不頓者,所排擊剝割皆衆理解也,至于髖之所,非斤則斧。

《廣韻》苦昆切《集韻》枯昆切,音坤。體也。也。

髋的网络解释



kuān
<名>

② 臀部 [hip]
髋,髀上也。从骨,宽声。字亦作髖。——《说文》
髋,尻也。——《广雅》
至于髋髀之所。——《汉书·贾谊传》
(相马之法)浅髋薄髀,五驽。——《齐民要术》

③ 髋骨,通称胯骨 [hip bone]。如:髋髀(胯骨与股骨)髋

kuān
 ㄎㄨㄢˉ
〔髋骨〕组成盆骨的大骨,左右各一,是由髂骨、坐骨、耻骨合成的。通称“胯骨”。

康熙字典 - 髋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髋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髋的部首是骨部,19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