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
部首 阝部(阝部)
笔画 12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阝部(阝部),总笔画12画,五行属水,姓名学多用男性,吉凶寓意:吉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9699
仓颉 NLFAF
郑码 YKKK
四角号码 79296
电码 7138
区位码 4722
姓名学 多用男性
五笔 BIJI
注音 ㄒㄧ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多用男性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522342511234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隙的五行属性水,推荐搭配:

宜配:金、木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隙字:

多用男性

吉凶寓意

该字在姓名中的吉凶寓意: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适合用于男孩起名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门隙、孔隙、裂隙、缝隙、间隙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会意。从阜(fù)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2.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隙,壁际孔也。——《说文》

    隙,裂也。——《广雅》

    墙之隙坏,谁之咎也。——《左传》

    若驷之过隙。——《礼记·三年问》

    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国语·周语下》

    柳每以暇日隙壁窥韩(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唐·孟棨《本事诗》

    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商君书·修权》

  3. 又如:裂隙;罅隙;隙穴(空隙与洞穴);隙地(空地);隙积(带有空隙垛体的体积)

  4. 空子

    辅隙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狡冠窥窬,伺国瑕隙。——《汉书·刘琨劝进表》

    连抵其隙。——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5. 又如:无隙可乘;乘隙突围;乘隙;无隙可寻

  6. 要道;孔道

    及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史记》

  7. 空闲的地方或时间

    宋、郑之间有隙地焉。——《左传·哀公十二年》

    蒐于农隙。——《国语·周语上》

    三农之隙。——张衡《东京赋》

    秋冬之隙。——宋·苏轼《教战守》

    隙地未尽辟。——清·洪亮吉《治平篇》

  8. 又如:隙日(空闲时日);农隙;空隙

  9. 感情的裂痕

    太常卿滕胤,素与诸葛恪有隙。——《三国演义》

    与操有隙。——《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10. 又如:隙恼(隔阂,不和睦)

  11. 缺点,过失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

  12. 怨恨

    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西游记》

  13. 又如:仇隙(怨恨);隙难(怨仇);隙憾(仇隙;仇恨)

〈动〉

  1. 弯曲。如:隙曲(弯曲)

  2. 分裂

    黄色的脸色转化成了苍白色。嘴是隙着的。——郭沫若《北伐途次》

  3. 又如:隙末(指交谊终至于破裂)

详细解释

名词

(1) (会意。从阜( )亦声。阜,土山,与土有关。本义:墙上开裂的裂缝)

(2) 同本义。也泛指孔穴、空隙

隙,壁际孔也。——《说文》

隙,裂也。——《广雅》

墙之隙坏,谁之咎也。——《左传》

若驷之过隙。——《礼记·三年问》

二间夹钟出四隙之细也。——《国语·周语下》

柳每以暇日隙壁窥 韩( 韩翃)所居,即萧然葭艾,闻客至,必名人。—— 唐· 孟棨《本事诗》

谚曰:“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商君书·修权》

(3) 又如:裂隙;罅隙;隙穴(空隙与洞穴);隙地(空地);隙积(带有空隙垛体的体积)

(4) 空子

辅隙则国必弱。——《孙子·谋攻》

狡冠窥窬,伺国瑕隙。——《汉书·刘琨劝进表》

连抵其隙。——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5) 又如:无隙可乘;乘隙突围;乘隙;无隙可寻

(6) 要道;孔道

及秦文、 德、 缪居 雍,隙 陇、 蜀之货物而多贾。——《史记》

(7) 空闲的地方或时间

宋、 郑之间有隙地焉。——《左传·哀公十二年》

蒐于农隙。——《国语·周语上》

三农之隙。——张衡《东京赋》

秋冬之隙。——宋· 苏轼《教战守》

隙地未尽辟。——清· 洪亮吉《治平篇》

(8) 又如:隙日(空闲时日);农隙;空隙

(9) 感情的裂痕

太常卿滕胤,素与 诸葛恪有隙。——《三国演义》

与操有隙。——《资治通鉴·赤壁之战》

(10) 又如:隙恼(隔阂,不和睦)

(11) 缺点,过失

辅周则国必强,辅隙则国必弱。——《孙子》

(12) 怨恨

两个在翠云山前,不论亲情,却只讲仇隙。——《西游记》

(13) 又如:仇隙(怨恨);隙难(怨仇);隙憾(仇隙;仇恨)

动词

(1) 弯曲 。如:隙曲(弯曲)

(2) 分裂

黄色的脸色转化成了苍白色。嘴是隙着的。——郭沫若《北伐途次》

(3) 又如:隙末(指交谊终至于破裂)

英语翻译

crack, split, fissure; grudge

方言集汇

◎ 粤语:gwik1 kwik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hit7 [陆丰腔] hit7 [客英字典] hit7 [客语拼音字汇] hid6 [梅县腔] hit7 [宝安腔] hit7 [台湾四县腔] hit7
◎ 潮州话:kiah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陌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綺戟陌三開入聲開口三等kʰĭɐkkhiek/qyak

百度释义

(1)(名)缝隙;裂缝:门~|云~。

(2)(名)(地区、时间)空闲:~地|空~|农~(农闲)。

(3)(名)漏洞;机会:无~可乘。

(4)(名)(感情上的)裂痕:嫌~|有~。

现代汉语词典

隙xì
(1)(名)缝隙;裂缝:门~|云~。
(2)(名)(地区、时间)空闲:~地|空~|农~(农闲)。
(3)(名)漏洞;机会:无~可乘。
(4)(名)(感情上的)裂痕:嫌~|有~。

康熙字典

隙【戌集中】【阜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0画

〔古文〕隟《唐韻》綺戟切《集韻》《韻會》《正韻》乞逆切,𠀤音綌。《說文》壁際孔也。《玉篇》穿穴也,裂也。《禮·三年問》若駟之過隙然。《釋文》隙,本又作卻。《左傳·昭元年》牆之隙壞。《孟子》鑽穴隙相窺。《史記·貨殖傳》秦文孝繆居雍隙。《註》隙者,閒孔也。地居隴蜀之閒要路,故曰隙。

《玉篇》閒也。《左傳·隱五年》皆於農隙,以講事也。《註》隙,閒也。

《廣韻》怨也。《史記·樊噲傳》大王今日至,聽小人之言,與沛公有隙。

《前漢·匈奴傳贊》遭王莽始開邊隙。

《前漢·地理志》北隙烏丸夫餘。《註》隙,際也。

《唐韻正》古音綺略反,義同。

《唐韻正》古音綺路反。《韓非子·亡徵篇》木之折也,必通蠹。牆之壞也,必通隙。《說苑·建本篇》枯魚銜索,幾何不蠹。二親之壽,忽如過隙。○按玉篇、廣韻、韻會、正韻諸書皆作𨻶,故字彙載入十一畫內。惟說文作隙,集韻、類篇因之。正譌,𡭴从二小,中从日,景也,會意。作𨻶,非。故正字通收入十畫內。應从正字通。《集韻》同䧍。亦作𡮱𧯈。《篇海》譌作𨻩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隙【卷十四】【𨸏部】

壁際孔也。从𨸏𡭴𡭴亦聲。綺戟切

说文解字注

(隙)壁際也。今本際下有孔字。依文選沈約詠月詩注正。左傳曰。牆之隙壞。誰之咎也。際自分而合言之。隙自合而分言之。引申之、凡坼裂皆曰隙。又引申之、凡閒空皆曰隙。叚借以郤爲之。从𨸏𡭴。會意也。𡭴者、際見之白。𡭴亦聲。綺戟切。古音在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