讯的康熙字典释义

訊【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3画

〔古文〕訙䛜《唐韻》《集韻》《韻會》思晉切,音信。問也。《詩·小雅》召彼故老,訊之占夢。《傳》訊,問也。《公羊傳·僖十年》荀息曰:君嘗訊臣矣。《註》上問下曰訊。

《玉篇》辭也。《爾雅·釋言》言也。《郉疏》訊,問以言也。《詩·小雅》執訊獲醜。《傳》訊,辭也。《箋》言也。《疏》謂其有所知識,可與之爲言辭。

《爾雅·釋詁》告也。《疏》訊者,告問也。《詩·風》夫也不良,歌以訊之。《傳》訊,告也。韓詩曰:諫也。

讓也。《吳語》乃訊申胥。《註》告讓也。

書問。《左傳·文十七年》鄭子家使執訊而與之書,以告趙宣子。《註》執訊,通訊問之官。《荀卿·雲賦》行遠疾速,而不可託訊者與。《註》訊,書問也。

鞫罪。《周禮·秋官·小司》以三刺斷庶民獄訟之中,一曰訊羣臣,二曰訊羣吏,三曰訊萬民。《禮·王制》出征執有罪,反釋奠于學,以訊馘告。

治也。《禮·樂記》訊疾以雅。《註》訊,亦治也。雅,樂器,奏此以治舞者之疾。

《博雅》動也。《韻會小補》振訊,整理之義,見《左傳·隱四年孔疏》。

通作誶。《詩·大雅》執訊連連。《箋》訊,言也。亦作誶。

《史記·賈誼傳》訊曰已矣。《註》李奇曰:訊,告也。張晏曰:《離騷》丁寧亂辭也。索隱曰:重宣其意也。《漢書》作誶。

通作迅。《禮·樂記》訊疾以雅。《註》奮訊也。《釋文》訊,本又作迅。

《前漢·揚雄傳》猋駭雲訊。《師古註》訊,亦奮訊也。《文選》作迅。

《集韻》須閏切,音濬。《說文》義同。

《集韻》雖遂切,音隧。與譢同。問也,告也,讓也,諫也。亦通作誶。

《詩·小雅》凡百君子,莫肯用訊。《朱傳》訊,音息悴切。叶上瘁下退。

叶息七切,音悉。《左思·魏都賦》翩翩黃鳥,銜書來訊。人謀所尊,鬼謀所秩。李善讀。

讯的网络解释



xùn
<动>
① 同本义 [interrogate]
讯,问也。——《说文》。按,字亦作询。汉宣帝名询。
讯之占梦。——《诗·小雅·正月》。传:“问也。”
多其讯。——《礼记·学记》。注:“或为訾,按,訾犹咨也。”
执讯而与之书。——《左传·文公十二年》。注:“通问之官。”
君尝讯臣矣。——《公羊传·僖公十年》。注:“上问下曰讯。”
以讯首或告。——《礼记·王制》
讯鞫论报。——《汉书·张汤传》。注:“考问也。”
卒从吏讯。——《汉书·邹阳传》。注:“谓鞠问也。”
乃讯申胥。——《国语·吴语》
昼夜搒讯。——清·张廷玉《明史》
木讯者三人。——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讯定(审问判决) 讯治(审问,处罚) 讯责(审问罪状而加谴责)

② 询问 请教 [question]
广问讯。——《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咸来问讯。——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泛讯之。——清·方苞《狱中杂记》
你如今也讯听着,不管他根基富贵,只要模样儿配的上,就来告诉我。——《红楼梦》
又如:讯听(打听)

③ 责问,诘问 [call sb. to account closely question]
歌以讯之。——《诗·陈风·墓门》
讯予不顾。
诏大臣至西宁卫讯理,按例赔偿。——清·俞正燮《癸已类稿》
又如:讯语(责问的言词) 讯理(责问处理) 讯让(又言词责告) 讯语(责问)

④ 问候 [send one’s respects to]
绸缪结风徽,烟温吐芳讯。——《文选·谢瞻文》
又如:讯牍(问候的书信) 讯尺(问候的尺牍) 讯记(问候的书信)

⑤ 施以讯杖 [beat torture]
使坊市恶少年罗告富室,诬以罪恶,捕系地牢,讯掠取服。——《资治通鉴·唐太宗大历四年》
又如:讯掠(拷打审问) 讯疮(刑讯的创伤) 讯考(拷问 刑讯)讯

xùn
<名>
① 消息 音信 [news message]
有客山中至,言传故人讯。——储光羲《田家即事答崔二东皋作》
又如:通讯 电讯 死讯 音讯 闻讯 简讯 零讯 喜讯

② 信 [letter]
行远疾速,而不可托讯者与?——《荀子》
又如:讯函(信函) 讯报(文书信函) 讯缄(信函)

③ 警报 [alarm]。如:消防队闻讯赶来讯

xùn
 ㄒㄩㄣˋ
① 问,特指法庭中的审问:审讯。刑讯。讯问。

② 消息,信息:通讯。音讯。讯息。

③ 告,陈诉:“夫也不良,歌以讯之。”

④ 中国西周时对俘虏的称谓:执讯(意思是捉到俘虏)。

⑤ 古同“迅”,迅速。

康熙字典 - 讯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讯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讯的部首是讠部,5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