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譸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4
统一码
8B78
仓颉
YRGNI
郑码
SBJD
四角号码
04641
电码
6234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YFNF
注音
ㄓㄡ,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譸
zhōu
笔画数:21;
部首:言;
笔顺编号:411125112151211251124
zhōu
笔画数:21;
部首:言;
笔顺编号:411125112151211251124
英语翻译
deceive, cheat; hurried, bustling
方言集汇
◎ 粤语:zau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u1 chiu2 [客英字典] zhiu1 chiu2 [台湾四县腔] zu1 cu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hiu1 chiu2 [客英字典] zhiu1 chiu2 [台湾四县腔] zu1 cu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八尤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輈 | 張流 | 知 | 尤 | 平聲 | 尤 | 開口三等 | 尤 | 流 | triu/tiou | ţĭəu |
百度释义
-
1.詛咒。
2.欺誑。
3.驚懼貌。參見“譸張”。
康熙字典
譸【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画:21画,部外筆画:14画
〔古文〕《唐韻》《集韻》《韻會》
張流切,音輈。《說文》詶也。《玉篇》譸張,誑也。《書·無逸》民無或胥,譸張爲幻。
又人名。必譸,見《宋史·宗室表》。
又與籌通。《後漢·虞詡傳》以詡譸之,知其無能爲也。《註》譸,當作籌。
又《讀書通》與輈侏通。《劉琨·答盧諶詩》自頃輈張,困於逆風。《註》輈張,驚懼貌。《揚雄·國三老箴》作侏張。
又《集韻》留切,音儔。詞也。《集韻》或作㿧、嚋。《六書故》亦通作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譸【卷三】【言部】
詶也。从言壽聲。讀若醻。《周書》曰:“無或譸張爲幻。”張流切
说文解字注
(譸)詶也。按詶、詛也。則譸亦詛也。从言。壽聲。讀若醻。張流切。三部。周書曰。無或譸張爲幻。無逸文。釋訓曰。侜張、誑也。毛詩作侜張。他書或作侏張。或作輈張。皆本無正字。以雙聲爲形容語。此偁譸張。訓誑不訓詶。是亦假借之理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