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成语
言简意赅
简:简洁;简练;赅:完备。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而透彻。也作“意...
言传身教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
言之凿凿
凿凿:确实。话说得非常确实。...
言不由衷
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
言行相顾
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言必信,行必果
信:守信用;果:果断,坚决。说了就一定守信用,做事一定办到。...
言外之意
言:语言;之:助词;相当于“的”。言语之外的意思。指没有在话...
言不及义
及:涉及;义:正经的道理;这里指正经的事情。说话不涉及正题与...
言笑晏晏
说说笑笑,和柔温顺。...
言过其实
言:语言;过:超过;越过;实:实际。原指言语不实;超过自己的...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
言而有信
说出话来算数;有信用。...
言听计从
听:听从;从:依从。说的话都相信;出的主意、计谋都采纳。形容...
言出法随
言:话;这里指法令或命令;法:法律;随:跟随。话一说出口。法...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
言之有物
物:指内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
言多必失
言:话;失:失误;错误。话说得多了;一定有失误的地方。...
言而无信
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
言人人殊
殊:不同。说的话个个不同。指各人有各人的意见。...
言行一致
说的和做的一样。形容人表里如一。...
言为心声
言:语言。语言是表达内心活动的声音。指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感的反...
言犹在耳
话音还在耳边回响。...
言行不一
说的和做的不一致。...
言谈举止
人的言语、举动、行为。...
言之不预
没有预先说明。...
言必有中
中:关键的地方。不说则已;一说就说到点子上。指说话很中肯。...
言近旨远
旨:题旨;所要表达的意思。言语虽然浅近;含意却很深远。...
言有尽而意无穷
指诗文含义深刻,令人品味不尽。...
言归正传
归:回到;正传:本题或正题。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把话回到...
言不尽意
言:说的话;尽:完全。指说的话不能表达全部的意思。多用于信的...
言之无物
言:言语;言辞;物:指内容。指写文章或讲话空洞;没有具体充实...
言三语四
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言者谆谆,听者藐藐
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
言必有据
言:说话;说的话;据:依据;根据。说话必定有依据。...
言寡尤,行寡悔
指说话做事很少犯错误。...
言信行果
见“言必信,行必果。”...
言之有理
说的话有道理。...
言简意深
言辞简练,含意深刻。...
言语道断
原为佛家语,指意义深奥微妙,无法用言辞表达。后指不能通过交谈...
言归于好
言:文言中用在句首的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归于:回到。指重新和...
言之谆谆,听之藐藐
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
言而不信
见“言而无信”。...
言无二价
原指卖商品时价格没有虚头;不讨价还价。后也泛指说出话来;不再...
言无不尽
把内心的话说尽,毫不保留。...
言不二价
见“言无二价”。...
言之不文,行之不远
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言之有序
说话和写文章很有条理。...
言重九鼎
形容说话有分量,比较比来九鼎也不算重。...
言必有物
指言论或文章内容充实。...
言气卑弱
说话的态度谦虚温顺。...
第二字成语
不言而喻
言:说明;喻:了解;明白。不用说就可以明白。...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驷马:古时用四匹马拉一辆车。一句话说出了口;就是套上四匹马的...
一言九鼎
一句话的分量就有九鼎那么重。形容能起决定作用的言论或意见。...
只言片语
个别词句或片断的话。...
自言自语
言、语:说。自己跟自己说话。...
危言危行
危:正直。说正直的话,做正直的事。...
危言耸听
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
甜言蜜语
说的话像蜜糖一样甜。比喻动听而骗人的话。...
人言可畏
言:指流言蜚语。人的流言蜚语是可怕的。...
巧言令色
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
直言不讳
直率地讲话;毫不隐讳(讳:忌讳;隐讳)。...
一言以蔽之
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
微言大义
包含在精微语言里的深刻的道理。微:精深;大义:本指经书的要义...
谨言慎行
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
察言观色
察;观:仔细看;言:话;色:脸色。琢磨别人说的话;观察人的脸...
三言两语
三两句话。形容言语十分简短。...
嘉言懿行
嘉、懿:美好。美好的言行。...
大言不惭
满口自吹自夸的话;一点也不觉得难为情。...
少言寡语
谓平时说话不多。...
豪言壮语
豪:豪迈;壮:雄壮。指言语豪迈雄壮。...
流言蜚语
毫无根据的话;多指背后议论、诬蔑或挑拨离间的坏话。...
千言万语
千句话万句话;形容话很多。...
花言巧语
原指铺张修饰而无实际内容的言语或文辞。后指虚假而动听的话;也...
食言而肥
食言:失信。指不守信用,只图自己占便宜。...
一言难尽
一句话难以把意思说尽。表示事情相当曲折复杂。...
忠言逆耳
诚恳的劝告听起来不舒服。逆:不顺。...
欲言又止
想说又停止;不说。常形容有难言的苦衷。...
难言之隐
言:说;隐:隐衷;隐情;藏在内心深处的事。难以说出口的隐衷。...
疾言厉色
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
不言不语
言:讲,说。不说话,闷声不响...
要言不烦
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
出言不逊
言:话;说;出言:说话;逊:谦让;恭顺。说话不客气;没有礼貌...
谠言直声
谠言:公正的言论;直:正直的。公正的、正直的、理直气壮的言论...
人言啧啧
形容人们议论纷纷。...
一言堂
旧时商店表示不二价的匾。现比喻领导缺乏民主作风,独断专行,一...
能言善辩
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
一言不发
一句话也不说。...
流言止于智者
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
胡言乱语
指没有根据,不符实际的瞎说,或说胡话。...
讷言敏行
讷言:说话谨慎;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人言籍籍
指人们议论纷纷。...
风言风语
毫无根据的议论。指带有讽刺性或恶意中伤的言论。也指私下议论或...
德言容功
德:妇德,品德。言:言辞。容:容貌。功:女红(旧指女子所做的...
冷言冷语
冷:不热;冷淡;不温和。不直接表达其意;从侧面或反面说辛辣嘲...
妖言惑众
妖言:没有事实根据的;荒诞离奇的话;惑:迷乱。用骗人的话蛊惑...
善言暖于布帛
好话比衣服还温暖。 形容有益的语言能给人很大的鼓舞和安慰。...
危言正色
刚直的言论和严正的态度。...
闲言碎语
①不满意的话;没有根据的话。②与正事无关的话。...
童言无忌
忌:忌讳。儿童讲话诚实,纵出不吉之言,无须见怪。讥人说话幼稚...
嘉言善行
美善的言行...
第三字成语
勿谓言之不预也
以后不要说没有跟你事先说过。指把话说在前面。...
名正言顺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
不苟言笑
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
溢于言表
超出言语以外。指某种思想感情虽未说明却能使人体会出来。...
交浅言深
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
人微言轻
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姑妄言之
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
广开言路
尽量创造使人们能充分发表意见的条件。...
总而言之
总括起来说(总:总括;归纳)。...
勿谓言之不预
不要说事先没有说过,表示事前已讲明白...
不可言喻
喻:说明,告知。不能用言语来说明。...
听其言而观其行
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
德容言功
见“德言容功”。...
意在言外
其意在言语、文辞之外。指语意含蓄;让人自己体会其真正用意。...
极而言之
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
币重言甘
礼物丰厚,言辞好听。指为了能达到某种目的而用财物诱惑。...
杯酒言欢
相聚饮酒,欢快地交谈。...
要而言之
概括地说,简单地说。...
不可言传
言:言语。指对某些事理只能揣摩领悟,不能用言语来表达。...
握手言欢
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
身轻言微
身轻:身价低下,地位低;微:任用小。地位低下者说的话不为人所...
义正言辞
理由正当,言辞严肃...
不可言状
状:形容。没法用言辞来形容...
顾而言他
见“顾左右而言他”。...
举止言谈
行为举动和说话言论。指人的外在风度。...
简而言之
简括地说,长话短说...
不堪言状
指无法用语言来形容。...
诗以言志
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
智小言大
谓才智低下,说话口气却很大。...
不可言宣
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
究而言之
犹总而言之。 宋 孙奕 《履斋示儿编·正误一·寿堂》:“今...
身微言轻
微:卑微。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统而言之
总的说起来。...
计行言听
行其计,听其言。形容十分信任。...
涩于言论
形容说话迟钝。...
人微言贱
犹言人微言轻。...
在官言官
指处在什么样的地位就说什么样的话。...
杜绝言路
杜绝:断绝,阻塞;言路:进言之路。堵塞和断绝一切进言之路,指...
无以言表
无法用语言表达。...
行浊言清
说得好听而行为卑劣狠毒。形容言行不一。...
讷于言,敏于行
讷:语言迟钝;敏:敏捷。指说话谨慎,办事敏捷...
事核言直
事情确实,文辞直捷。语出《汉书 司马迁传赞》:“其文直,其事...
溢于言外
溢:水满外流,引申为超出。超出语言之外。指某种意思、感情通过...
语四言三
指信口乱说闲话。...
位卑言高
指职位低的人议论职位高的人主持的政务。...
目动言肆
谓神色不安,语调失常。...
知小言大
知:通“智”。聪明才智不济,说话口气却很大...
痛可言邪
这种悲痛怎么能说得出呢?...
难以言喻
事物、心情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或词语形容、说明或表达出来。...
人轻言微
指地位低,说话不受人重视。...
包含该字的成语
妙不可言
美妙极了,简直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沉默寡言
沉默:沉静;不声不响;寡:少。不声不响;很少说话。也作“沉密...
畅所欲言
畅:尽情;痛快;欲:想要。把心里要讲的话痛快地全部讲出来。也...
金玉良言
金、玉:比喻十分珍贵。良言:好话。比喻宝贵的劝告或教诲。...
至理名言
至理:最正确的道理;名言:精辟;有价值的话。最正确、最有价值...
哑口无言
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
敢怒敢言
敢于愤怒,又敢于说出来。...
知无不言
凡是知道的没有不说的(言:说话)。形容发表意见毫无保留。...
苦不堪言
堪:能。苦痛至极;不能用言语来形容、表述。形容受苦极深。...
缄口不言
缄:封闭;言:说话。封住嘴巴;不开口说话。...
肺腑之言
肺腑:指内心。发自内心的真挚诚恳的话语。...
媒妁之言
媒妁:说合婚姻的人。媒人的介绍。...
仗义执言
仗义:主持正义;执言:说公道话。主持正义;说公道话。...
金口玉言
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
自不待言
大家心里明白,不必再用言语解释...
临别赠言
分别时赠送勉励的话或忠告...
一家之言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得意忘言
(语言是表达意思的)意思得到了;就不必记住言辞了。现多指彼此...
默默无言
不声不响,闭口无言。...
口出狂言
嘴里说出狂妄自大的话。指说话狂妄、放肆。也指胡说八道。...
口不择言
指情急时说话不能正确用词表达或指说话随便...
毫不讳言
讳言:有顾虑,不愿把真实情况说出来。丝毫也没有隐讳不说的。...
有口难言
言:说。有嘴不能把话说出来。指由于某种原因只能把话藏在心里;...
成一家言
指学问自成体系可派别。...
毋庸讳言
用不着隐讳,可以直说的内容。毋庸指不用。毋庸讳言,现实生活还...
闭口不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指有话不说。...
不知所言
见“不知所云”。...
徒托空言
白把希望寄托于空话。指只讲空话,而不实行。...
倚马千言
倚马:靠着战马。倚靠在即将出发的战马前起草文件,千言立就。形...
绳墨之言
可以作为准绳、合乎道德圣智的言论。...
书不尽言
书:书信。信中难以充分表达其意。后多作书信结尾习用语。...
载笑载言
边笑边说话。...
三复斯言
三复:多次反复;斯言:这句话。反复朗读并体会这句话。形容对它...
不恤人言
不管别人的议论。表示不管别人怎么说,还是按照自己的意思去做。...
贵不可言
旧时多用以称人贵有帝王、母后之相。此话不能直言,故婉称之。...
无庸讳言
不必忌讳这样说。...
啧有烦言
议论纷纷;有不少抱怨责备的话。...
下笔千言
千言:长篇大论。一动笔就写成上千言的文章。形容文思敏捷;写作...
附耳低言
附:贴近。贴近别人的耳朵低声说话。形容和对方密谈要事。...
创意造言
犹立意遣词。...
耳食之言
耳食:耳朵吃饭。比喻耳杂吃进去的不知滋味。不加分辨的;指没有...
自食其言
食:吞掉。自己把自己说出的话吞食了。形容说了话不算数。...
中冓之言
中冓:内室。内室的私房话。也指有伤风化的丑话。...
闭口无言
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
沉静寡言
性格深沉文静,不爱多说话。...
扪虱而言
扪:摸。一面用手捉虱子,一面谈话。形容不拘细节,随便谈话。亦...
薄唇轻言
形容多嘴,说话随便。...
变色之言
使脸色改变的话。多指为争论是非曲直而冲动发怒时说的话。...
相对无言
指彼此相对说不出话来。...
乐不可言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成语接龙
1
言简意赅
成语故事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西汉时候,有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名叫李广,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
不言而喻
战国时期,孟子认为仁义礼智是君子天生的秉性,君子在得志时不妄为,在困穷失意时不自卑,他敬天知命,将仁义礼智铭记在心,并将它发扬光大,不但能将它们表现在脸上,照到背上,然后传到四肢,四肢就不言而喻可以找到其法门了...
一言九鼎
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打算带领20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平原君半信半疑,勉强带着他一起前往楚国。 平原君到了楚国后,立即与楚王谈及“援赵”之事,谈了半天也毫无结果。这时,毛遂对楚王说:“我们今天来请你派援兵,你一言不发,可你别忘了,楚国虽然兵多地大,却连连...
危言耸听
有一次,东晋顾恺之和桓玄,在建康殷仲堪家中谈笑取乐。他们约定说“危语”(用一句话形容一个非常危险的情况)。桓玄说:“矛头秫米剑头炊。”这句话的意思是把矛和利剑的尖头当米煮饭吃;殷仲堪说:“百岁老翁攀枯枝。”意思是说年过百岁的老头悬挂在枯萎的树枝上;顾恺之说:“井上轱辘卧婴儿。”井上的轱辘容易滚动,婴儿躺在上面非常危险。后人就把这种夸大形式吓唬人叫做危言耸听。...
甜言蜜语
唐玄宗时期,宰相李林甫是一个老奸巨猾而又阴险毒辣的人,他表面上装得十分忠厚和善,说话总是甜言蜜语,经常是暗藏毒计,被他陷害的人还认为他够义气。凡是唐玄宗信任的人,他总是去巴结、离间,背后进行打击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