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觿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8
统一码
89FF
仓颉
NBUOB
郑码
RLNL
四角号码
22227
电码
6054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QEMK
注音
ㄒㄧ,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玉觿、佩觿、觿解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用象骨做成。也用作佩饰
愿君恒御之,行止杂燧觿。——《寄崔二十六立之》
又如:觿年(佩带由象骨制成解绳结饰物的年龄。指童年)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用象骨做成。也用作佩饰
愿君恒御之,行止杂燧觿。——《寄崔二十六立之》
(2) 又如:觿年(佩带由象骨制成解绳结饰物的年龄。指童年)
英语翻译
a bodkin made of ivory, horn
方言集汇
◎ 粤语:kwai4 kwai5
◎ 潮州话:hi5
◎ 潮州话:hi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五支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隓 | 許規 | 曉 | 支A合 | 平聲 | 支 | 合口三等 | 止 | 支A | xĭwe | hjye/xve |
百度释义
-
古代用骨头制的解绳结的锥子。
康熙字典
觿【酉集上】【角部】 康熙筆画:25画,部外筆画:18画
《唐韻》戸圭切《集韻》《韻會》懸圭切《正韻》弦雞切,音攜。《說文》佩角銳耑,可以解結。《詩·衞風》童子佩觿。《朱傳》錐也。以象骨爲之,所以解結。成人之佩,非童子之飾也。《禮·內則》左佩小觿,右佩大觿。《註》觿,本作鑴,解結錐也。
又人名。元有宣尉使高觿。
又觜觿,星名。詳前觜字註。
又《廣韻》許規切《集韻》《韻會》翾規切,音眭。
又《正韻》朱惟切,音錐。義同。
又《集韻》勻規切,音䔺。與蠵同。觜觿,大龜也。詳前觜字註。《字彙補》亦作,非。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觿【卷四】【角部】
佩角,銳耑可以解結。从角巂聲。《詩》曰:“童子佩觿。”戶圭切
说文解字注
(觿)佩角銳耑。可㠯解結。衞風傳曰。觿所以解結。成人之佩也。内則注曰。小觿、解小結也。觿皃如錐。以象骨爲之。周禮眡祲十煇。三曰鑴。鄭云。鑴讀如童子佩鑴之鑴。謂日旁氣刺日者。按此注當云讀爲童子佩觿之觿。轉寫誤也。周禮假鑴爲觿。从角。巂聲。戸圭切。十六部。詩曰。童子佩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