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郯
叠字
--
五行
火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90EF
仓颉
FFNL
郑码
UOUY
四角号码
97827
电码
6756
区位码
5916
姓名学
姓
五笔
OOBH
注音
ㄊㄢ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姓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334433452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郯的五行属性火,推荐搭配:
宜配:木、土属性字
姓名学分析
根据姓名学分析,郯字:
姓
性别倾向
该字在起名时的性别倾向:
男女通用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古国名。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详细解释
名词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郯城北
英语翻译
name of a small ancient principality which was situated in what is now part of Shantung and Kiangsu
方言集汇
◎ 粤语:taam4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m2 ram2 [梅县腔] tam2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台湾四县腔] tam2 jam2 [客英字典] tam2
◎ 客家话:[海陆丰腔] tam2 ram2 [梅县腔] tam2 [客语拼音字汇] tam2 [台湾四县腔] tam2 jam2 [客英字典] tam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談 | 徒甘 | 定 | 談 | 平聲 | 覃 | 開口一等 | 咸 | 談 | dʰɑm | dam |
百度释义
(名)郯城;县名;在山东省。
现代汉语词典
郯tán
(名)郯城;县名;在山东省。
康熙字典
郯【酉集下】【邑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徒甘切《正韻》徒藍切,音談。國名。《說文》少昊之後所封。《春秋·宣四年》公及齊侯平莒及郯。
又《昭十七年》郯子來朝。
又邑名。《前漢·地理志》郯縣,屬東海郡。
又姓。《集韻》郯以國爲氏。通作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郯【卷六】【邑部】
東海縣。帝少昊之後所封。从邑炎聲。徒甘切
说文解字注
(郯)東海縣。東海郡郯、二志同。今山東沂州府郯城縣縣西南百里有故郯城。帝少昊之後所封。前志曰。郯、故國。少昊後。盈姓。按盈卽嬴字。宣四年經曰。公及齊矦平莒及郯。从邑。炎聲。徒甘切。八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