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iāng [qiang]
部首 虫部(虫部)
笔画 13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虫部(虫部),总笔画13画,五行属金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8723
仓颉 LITGU
郑码 IURD
四角号码 58112
电码 5780
区位码 8262
姓名学
五笔 JUDN
注音 ㄑㄧㄤ,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251214431113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蜣的五行属性金,推荐搭配:

宜配:水、土属性字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蜣螂、蜣丸、蜣蜋、蜣转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qiāng
〔蜣螂〕昆虫,全身黑色,吃粪、尿或动物的尸体。俗称“屎壳郎”。又因能够团粪成丸而推,亦称“推丸”。

笔画数:13;
部首:虫;
笔顺编号:2512144311135


英语翻译

dung beetle

方言集汇

◎ 粤语:goe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giong1 [客英字典] giong1 [台湾四县腔] giong1 [梅县腔] giong1 [客语拼音字汇] giong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羊陽開平聲開口三等kʰĭaŋkhiang/qiang

百度释义

〔蜣螂〕(名)昆虫;全身黑色;有光泽;会飞;背有坚甲;吃动物的尸体和粪尿等。

现代汉语词典

蜣qiāng
〔蜣螂〕(名)昆虫;全身黑色;有光泽;会飞;背有坚甲;吃动物的尸体和粪尿等。

康熙字典

蜣【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去羊切《韻會》墟羊切《正韻》驅羊切,𠀤音羌。《玉篇》蜣蜋,啖糞蟲也。《爾雅·釋蟲》蛣蜣,蜣蜋。《疏》蛣蜣,一名蜣蜋。黑甲,翅在甲下。噉糞土,喜取糞作丸而轉之。《莊子》蛣蜣之智在于轉丸是也。《古今注》蜣蜋能以土苞糞推轉成丸,圓正無斜角。一曰轉丸,一曰弄丸。《關尹子·四符篇》蜣蜋轉丸,丸成而精思之,而有蝡白者存丸中,俄去殻成蟬。《埤雅》蛣蜣無鼻而聞香。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