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成语
茅塞顿开
茅:茅草;塞:堵塞。茅草塞路;突然开通了。形容原来心里好像被...
茅庐三顾
见“草庐三顾”...
茅室蓬户
蓬:草名,也叫“飞蓬”。用茅草盖成的房子。形容居处极其简陋。...
茅茨不翦
茅茨:茅屋;翦:修饰。用茅草覆盖屋顶,而且没有修剪整齐。形容...
茅屋采椽
指住宿简陋...
茅茨土阶
茅草盖的屋顶,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或生活俭朴。...
茅椽蓬牖
屋顶、窗子都是用茅草、蓬蒿搭盖。形容居住条件简陋,生活贫困。...
茅室土阶
茅草盖的屋,泥土砌的台阶。形容房屋简陋,生活俭朴...
茅茨不翦,采椽不斫
茅茨:茅屋;翦:修饰;采椽:枥木或柞木椽子;斫:砍削。用茅草...
茅屋草舍
用茅草修建的房子。形容住宿条件简陋...
第二字成语
拔茅连茹
茅:白茅,一种多年生的草;茹:植物根部互相牵连的样子。比喻互...
赐茅授土
封建社会帝王分封诸侯的一种礼仪。帝王以五色土为太社,分封诸侯...
分茅裂土
原指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举行的仪式。后称分封诸侯。...
分茅赐土
亦作“分茅锡土”。分茅列土。...
苴茅焘土
同“ 苴茅裂土 ”。焘,覆。《旧五代史·晋书·赵在礼马全节等...
黄茅白苇
连片生长的黄色茅草或白色芦苇。形容齐一而单调的情景。...
分茅锡土
见“分茅赐土”。...
分茅列土
谓分封侯位和土地。...
分茅胙土
分茅列土。...
苴茅裂土
古代帝王分封诸侯时,取该方颜色的泥土,覆以黄土,包以白茅,授...
草茅之产
指乡下平凡的女子。多用于谦称。...
草茅之臣
草茅:杂草。比喻在野无权的人...
第三字成语
包含该字的成语
成语接龙
成语故事
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 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三国时著名谋土)和司马徽(三国时著名谋士)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隆中(现今湖北襄阳县)卧龙岗去请诸葛亮出来帮助他替国家做事。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转回去。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看大风雪第二次去请。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
初出茅庐
东汉末年,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并拜为军师。而关羽、张飞对他不以为然。没过多久,曹操派大将夏侯惇领十万大军攻打新野,刘备找诸葛亮商议,诸葛亮说:怕众将不听我令,愿借主公印剑一用。刘备忙将印剑交给诸葛亮。诸葛亮开始集众点将。命关羽带一千人马埋伏在豫山,放过敌人先头部队,看到起火,迅速出击。张飞带一千人马埋伏在山谷里,待起火后,杀向博望城。关平、刘封带五百人马,在博望坡后面分两路等候,敌军一到,立...
名列前茅
春秋时期,晋国派大将荀林父做统率援助郑国,还没到黄河边,郑国就投降了楚国,他们执行楚国的好法典,楚军分右、左、前、中、后五军,由前军拿着茅草当旌旗开路。中军辅佐先不听荀林父的指挥而攻楚,结果大败而归...
顿开茅塞
战国时期,高子在学习上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不能坚持到底。孟子批评他说:“山上的小道虽窄,如果经常有人走,就会变成一条大路,如果一段时间没人走,就会被茅草堵塞。你的心被茅草堵塞了,所以不能进步。”...
茅庐三顾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诸葛亮在隆中茅草房,自耕自食,但很有学问,人称“卧龙先生”。徐庶给刘备推荐诸葛亮,刘备和关羽、张飞亲自到卧龙冈拜见诸葛亮,前两次都没见到,第三次终于见到诸葛亮,诚心请诸葛亮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