苟的康熙字典释义
苟【申集上】【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唐韻》《廣韻》古厚切《集韻》《類篇》《正韻》舉后切,音垢。《說文》草也。
又誠也。《魯語》夫苟中心圖民,知雖不及,必將至焉。
又且也。《晏子·雜上篇》行廉不爲苟得,道義不爲苟合。
又但也。《揚子·法言》非苟知之。
又《韓詩外傳》指緣謬辭謂之苟。
又磯名。《水經注》苟磯,亦曰南陽磯。
又姓。《廣韻》漢有苟參。《急就篇》苟貞夫。《註》苟,草名也。所居饒之,因以爲氏。
又《集韻》居侯切,音鉤。苟吻,草名。
又《類篇》果羽切。《唐韻古音》讀矩。《蔡邕·述行賦》登高斯賦,義有取兮。則善戒惡,豈云苟兮。翩翩獨征,無疇與兮。
苟的网络解释
苟
gǒu
<副>
姑且 暂且 [tentatively for the moment]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为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匡谬正俗》。按,累呼曰苟且,单呼曰苟。
且苟而赋。——《国语·鲁语》
临财毋苟得。——《礼记·曲礼上》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苟全性命(暂时保全性命) 苟简(苟且简略) 苟止(苟且行事 勉强停止) 苟且行止(不正当的行为) 苟容(苟且依附。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 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苟免(苟且免于损害)苟
gǒu
<形>
① 随便,轻率 [careless negligent indifferent]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又如:一丝不苟 不苟言笑 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② 贪求 [greedy]。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 苟冒(贪求) 苟欲(贪求 不正当的欲望) 苟贪(贪求)
③ 卑下 [humble]。如:苟贱(卑鄙下贱) 苟辞(诌媚之言)苟
gǒu
<连>
若 如果 假使 [if]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苟或(假如 如果) 苟能坚持,必将胜利
另见gōu jù苟
gǒu
<名>
(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grass name]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苟
gǒu
ㄍㄡˇ
① 姑且,暂且:苟安。苟延残喘。苟且。
② 马虎,随便:苟得。苟合。不敢苟同。
③ 如果,假使:苟非其人。“苟富贵,无相忘”。
④ 姓。
gǒu
<副>
姑且 暂且 [tentatively for the moment]
苟者,偷合之称。所以行为廉隅,不存德义,谓之苟且。——《匡谬正俗》。按,累呼曰苟且,单呼曰苟。
且苟而赋。——《国语·鲁语》
临财毋苟得。——《礼记·曲礼上》
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虽董之以严刑,振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唐·魏征《谏太宗十思疏》
又如:苟全性命(暂时保全性命) 苟简(苟且简略) 苟止(苟且行事 勉强停止) 苟且行止(不正当的行为) 苟容(苟且依附。指被权贵者所收容接纳) 苟且因循(得过且过,不求进取) 苟免(苟且免于损害)苟
gǒu
<形>
① 随便,轻率 [careless negligent indifferent]
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孟子·告子上》
又如:一丝不苟 不苟言笑 苟言(言谈轻率随便)
② 贪求 [greedy]。如:苟利(贪求不正当的利益) 苟冒(贪求) 苟欲(贪求 不正当的欲望) 苟贪(贪求)
③ 卑下 [humble]。如:苟贱(卑鄙下贱) 苟辞(诌媚之言)苟
gǒu
<连>
若 如果 假使 [if]
苟富贵,无相忘。——《史记·陈涉世家》
苟粟多而财有余,何为而不成?——汉·贾谊《论积贮疏》
又如:苟或(假如 如果) 苟能坚持,必将胜利
另见gōu jù苟
gǒu
<名>
(形声。从艸,句(gōu)声。本义:草名。又:菜名)
同本义 [grass name]
苟,苟草也。——《说文》
苟贞夫。——《急就篇》。注“苟,草名也。”苟
gǒu
ㄍㄡˇ
① 姑且,暂且:苟安。苟延残喘。苟且。
② 马虎,随便:苟得。苟合。不敢苟同。
③ 如果,假使:苟非其人。“苟富贵,无相忘”。
④ 姓。
康熙字典 - 苟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苟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苟的部首是艹部,8画,上下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