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ān [tan]
部首 --
笔画 1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1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8211
仓颉 HRGB
郑码 MILB
四角号码 2564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TDMF
注音 ㄊㄢ,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tān
〔舑舕(
t刵 )〕吐舌头,如“玄熊舑舑以断断。”

笔画数:11;
部首:舌;
笔顺编号:3122512521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二十三談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酣平聲開口一等tʰɑmtham

百度释义

〔~舕〕吐舌头,如“玄熊~舕以断断。”

康熙字典

舑【未集下】【舌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正字通》䑙字之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㐁【卷三】【𧮫部】

舌皃。从𧮫省。象形。𠀬,古文㐁。讀若三年導服之導。一曰竹上皮。讀若沾。一曰讀若誓。弼字从此。他念切文三重三

说文解字注

(㐁)舌皃。魯靈光殿賦。玄熊䑙舕以齗齗。善曰。䑙舕、吐舌皃。吐玷吐暫二切。按䑙葢卽㐁之俗也。从𧮫省。象形。象形者、謂?象吐舌也。从𧮫省者、謂人也。舌岀於𧮫外。故內谷外舌。他念切。七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