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胕
叠字
--
五行
-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80D5
仓颉
BODI
郑码
QNDS
四角号码
7420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EWFY
注音
ㄈㄨ,ㄈㄨˊ,ㄓㄡ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胕的五行属性-,推荐搭配: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1。古同“肤”,皮肤:“尾湛~渍。”
2。古同“跗”,足。
-
浮肿:“寒热~肿。”
-
古同“肘”。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遇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附 | 符遇 | 並 | 虞 | 去聲 | 遇 | 合口三等 | 遇 | 虞 | bʰĭu | byoh/biuh |
百度释义
-
1. 古同“肤”,皮肤:“尾湛胕渍。”
2. 古同“跗”,足。
-
1. 浮肿:“寒热胕肿。”
-
1. 古同“肘”。
康熙字典
胕【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集韻》《韻會》符遇切《正韻》防父切,音附。《揚子·太
經》肺胕之行。《廣韻》肺胕,心膂。《集韻》人之六腑也。《正韻》晉書作肺腑,誤。
又《集韻》風無切,音膚。足也。或作趺。《戰國策》服鹽車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胕潰。《釋文》胕,音膚。
又《五音集韻》防無切,音扶,腫也。《山海經》竹山有草焉,其名曰黃雚。浴之已疥,又可以已胕。《註》治胕腫也,音符。
又《韻會》通作附。《前漢·劉向傳》臣幸得託肺附。《註》肝肺相附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