聻的康熙字典释义

聻【未集中】【耳部】 康熙筆画:20画,部外筆画:14画

《廣韻》乃里切,音伱。指物貌。

《正字通》梵書聻爲語助,音伱。如禪錄,何故聻,云未見桃花時聻,皆語餘聲。

《五音集韻》子役切,音積。人死作鬼,人見懼之。鬼死作聻,鬼見怕之。若篆書此字貼於門上,一切鬼祟遠離千里。《正字通》按聻音賤。俗謂之辟邪符,以聻爲鬼名。酉陽雜俎曰:時俗于門上畫虎頭,書聻字,謂隂府鬼神之名,可以消瘧癘。

張續宣室志曰:裴漸隱居伊上,有道士李君曰:當今除鬼無過漸耳。時朝士皆書聻于門上。

漢舊史:儺立桃人葦索滄耳虎頭等,滄耳卽聻也。

通典:聻,司刀鬼名。漸耳,一名滄耳。

康熙字典 - 聻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聻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聻的部首是耳部,20画,上下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