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繈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7E48
仓颉
VFNII
郑码
ZYZI
四角号码
23936
电码
4929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XCJ
注音
ㄑㄧㄤ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繈
qiǎng
同“繦”。
笔画数:17;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51554251214
qiǎng
同“繦”。
笔画数:17;
部首:糹;
笔顺编号:55444451554251214
英语翻译
string of copper coins; swaddling clothes
方言集汇
◎ 粤语:koeng5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ong3 [客英字典] giong3 [海陆丰腔] giong3 [梅县腔] giong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giong3 [客英字典] giong3 [海陆丰腔] giong3 [梅县腔] giong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三十六養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繈 | 居兩 | 見 | 陽開 | 上聲 | 養 | 開口三等 | 陽 | 宕 | kiangx/kiank | kĭaŋ |
百度释义
-
同“繦”。
康熙字典
繈【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唐韻》居兩切《集韻》《類篇》《韻會》舉兩切《正韻》居仰切,音繈。《說文》捔類也。
又《玉篇》錢貫也。《前漢·食貨志》臧繈千萬。《廣韻》俗作鏹。
又《集韻》與襁同。《史記·衞將軍傳》靑子在繈褓中。《註》繈長尺二寸,闊八寸,以約小兒于背也。
又《廣韻》繈絲有纇。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繈【卷十三】【糸部】
觕纇也。从糸强聲。居兩切
说文解字注
(繦)纇也。
見角部。各本作觕。非也。今正。
訓角長。引申爲凡粗長之稱。絲節粗長謂之繦。孟康曰。繦、錢貫也。其引申之義也。又引申爲繦緥。呂覽明理篇。道多繦緥。高注。緥、小兒被也。繦、褸格上繩也。又直諫篇繦緥注。繦、褸格繩。緥、小兒
也。褸卽縷。格卽絡。織縷爲絡、以負之於背。其繩謂之繦。高說冣分明。博物志云。織縷爲之。廣八寸。長二尺。乃謂其絡。未及其繩也。凡繩韌者謂之繦。从糸。強聲。居㒳切。十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