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絷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7E36
仓颉
GIVIF
郑码
BUSZ
四角号码
45903
电码
4916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FUFI
注音
ㄓ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縶
zhí
见“絷”。
笔画数:17;
部首:糸;
笔顺编号:12143112354554234
zhí
见“絷”。
笔画数:17;
部首:糸;
笔顺编号:12143112354554234
英语翻译
confine, tie up; imprison, shackle
方言集汇
◎ 粤语:zap1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p7 [陆丰腔] chip7 [海陆丰腔] chip7 [梅县腔] tje5 [客英字典] zhi5 chip7 [客语拼音字汇] zib5 [宝安腔] zip7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p7 [陆丰腔] chip7 [海陆丰腔] chip7 [梅县腔] tje5 [客英字典] zhi5 chip7 [客语拼音字汇] zib5 [宝安腔] zip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六緝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縶 | 陟立 | 知 | 緝B | 入聲 | 緝 | 開口三等 | 侵B | 深 | trip/typ | ţĭĕp |
百度释义
-
见“絷”。
康熙字典
縶【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集韻》《韻會》陟立切,音執。《玉篇》縷也,相縶也,連也。《類篇》繫也。《詩·小雅》縶之維之。《傳》縶,絆也。《禮·月令》游牝別羣,則縶騰駒。
又《左傳·成九年》南冠而縶者,誰也。《註》縶,拘執。
又《韻補》質涉切。春秋,盜殺衞侯之兄縶,公羊榖梁作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