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綪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8
统一码
7DAA
仓颉
VFQMB
郑码
ZCQ
四角号码
25927
电码
8979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GEG
注音
ㄑㄧㄢˋ,ㄑㄧㄥ,ㄓㄥ,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綪
〈名〉
(形声。从糸(mì),青声。本义:青赤色丝织品)
同本义
綪,赤缯也。以茜染,故谓之綪。——《说文》
又如:綪画(在红色缯帛上的彩绘)
用于人名
详细解释
名词
(1) (形声。从糸(
),青声。本义:青赤色丝织品)(2) 同本义
綪,赤缯也。以茜染,故谓之綪。——《说文》
(3) 又如:綪画(在红色缯帛上的彩绘)
(4) 用于人名
英语翻译
dark red
方言集汇
◎ 粤语:sin3 sin6 zang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en5 zen1 [客英字典] cien5 zen1 [台湾四县腔] cien5 zen1 [梅县腔] cie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cien5 zen1 [客英字典] cien5 zen1 [台湾四县腔] cien5 zen1 [梅县腔] cien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三耕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爭 | 側莖 | 莊 | 耕開 | 平聲 | 庚 | 開口二等 | 耕 | 梗 | creng/traeng | ʧæŋ |
百度释义
-
1. 一种赤色的丝织品。
2. 青赤色。
3. 古书上说的一种染草。
-
1. 浅碧色。
-
1. 屈曲。
康熙字典
綪【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倉甸切,音蒨。《說文》綪,赤繒也。以茜染,故謂之綪。《廣韻》靑赤色。《左傳·定四年》以大路少帛綪茷旃旌。《註》綪茷,大赤,取染草名也。
又《集韻》倉經切,音靑。淺碧色。
又《廣韻》側莖切《集韻》甾莖切,音爭。䋫或作綪。《儀禮·士喪禮》陳襲事於房中,西領南上不綪。《註》綪讀爲䋫,屈也。江沔之閒謂縈收繩索爲䋫。《禮·玉藻》齊則綪結佩而爵韠。《註》綪,屈也,結又屈之。《史記·楚世家》綪繳蘭臺。《註》縈也。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綪【卷十三】【糸部】
赤繒也。从茜染,故謂之綪。从糸靑聲。倉絢切
说文解字注
(綪)赤繒也。定四年左傳。分康叔以綪茷。茷卽旆也。杜曰。綪、大赤。取染草名也。襍記注作蒨旆。蒨卽莤也。㠯莤染故謂之綪。莤者、茅蒐也。韋部又曰。茅蒐染韋。一入曰韎。然則必數入而後謂之綪。今不得其詳矣。莤與綪合韵而同音。故莤染謂之綪也。从糸。靑聲。倉絢切。古音在十一部。莤在十三部。以雙聲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