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hì [zhi]
部首 --
笔画 11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总笔画11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7D29
仓颉 VFHQO
郑码 ZMOD
四角号码 25980
电码 4794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XRWY
注音 ㄓ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1. 缝,用针线连缀

    以布而无缘,敝而紩之,谓之褴褛。——《方言》

  2. 又如:紩衣(缝补过的衣服)

详细解释

动词

(1) 缝,用针线连缀

以布而无缘,敝而紩之,谓之褴褛。——《方言》

(2) 又如:紩衣(缝补过的衣服)

英语翻译

to sew

方言集汇

◎ 粤语:dit6 zat6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siit7 [客英字典] zhit7 [海陆丰腔] zhit7 [梅县腔] zhit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五質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直一質B開入聲開口三等眞Bɖʰĭĕtdrit/dyt

百度释义

1.缝:缝~。补~。

2.缝合的地方。

3.纳。

4.索。

5.经。

康熙字典

紩【未集中】【糸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鉄《廣韻》直一切《集韻》《正韻》直質切,𠀤音秩。《說文》縫也。《玉篇》古文納也。索也。《急就篇註》納刺謂之紩。

《集韻》敕栗切,音抶。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紩【卷十三】【糸部】

縫也。从糸失聲。直質切〖注〗鉄,古文。

说文解字注

(紩)縫也。與上文縫爲轉注。黹下曰。鍼縷所紩衣也。凡鍼功曰紩。从糸。失聲。直質切。年二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