篷的康熙字典释义

篷【未集上】【竹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薄紅切《集韻》《韻會》蒲蒙切《正韻》蒲紅切,音蓬。船連帳也。

織竹夾箬以覆舟。

曰編竹車。或作竼、。

軬也。《揚子·方言》車簍,南楚之外謂之篷。

篷的网络解释


péng
〈名〉
(形声。从竹,逢声。本义:车船等用以遮蔽风雨和阳光的设备。用篾席或布制成)
① 同本义 [covering]
篛篷覆之。——明·魏学洢《核舟记》
又如:篷舟(篷船) 篷船(有篷盖的船) 篷厂(棚子,棚盖) 篷声(雨落船篷之声) 篷庐(像篷盖似的屋子) 篷底(船篷之下)

② 船帆 [sail]。又如:篷帆(船帆) 篷索(系船帆的绳子) 篷脚(指控制船帆的绳索) 篷篙(船帆和篙子) 篷樯(船帆和桅杆)

③ 船 [boat ship]。如:篷窗(船窗)篷
péng
 ㄆㄥˊ
① 遮蔽风雨和阳光的东西,用竹篾、苇席、布等做成:篷子。篷布。车篷。帐篷。

② 特指船帆:扯起篷来。

康熙字典 - 篷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篷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篷的部首是竹部,16画,上下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