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竝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7ADD
仓颉
YTYT
郑码
SUSU
四角号码
00118
电码
4543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UUG
注音
ㄅㄧㄥ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竝
bìng
同“并1”②竝④。
笔画数:10;
部首:立;
笔顺编号:4143141431
bìng
同“并1”②竝④。
笔画数:10;
部首:立;
笔顺编号:4143141431
英语翻译
to combine, annex; also, what's more
方言集汇
◎ 粤语:bing6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n5 [客英字典] bin5 [台湾四县腔] bin5 [梅县腔] bin5
◎ 客家话:[海陆丰腔] bin5 [客英字典] bin5 [台湾四县腔] bin5 [梅县腔] bin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四十一迥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竝 | 蒲迥 | 並 | 青開 | 上聲 | 迥 | 開口四等 | 梗 | 青 | bʰieŋ | bengx/benk |
百度释义
-
同“并”。
康熙字典
竝【午集下】【立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5画
《廣韻》蒲迥切《集韻》《正韻》部迥切,音倂。《類篇》倂也,比也,皆也,偕也。《書·立政》以竝受此丕丕基。《詩·齊風》竝驅從兩肩兮。《禮·禮運》聖人參於天地,竝於鬼神。
又《類篇》蒲浪切,傍去聲。近也。《晉書·百官志》侍中中常侍得入禁中,散騎竝乘輿車。
又連也。《史記·大宛傳》竝南山。《前漢·郊祀志》北竝勃海。
又《類篇》部滿切,讀如伴。《前漢·地理志》牂柯郡屬縣。《註》竝,音伴。亦作並。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竝【卷十】【竝部】
併也。从二立。凡竝之屬皆从竝。蒲迥切
说文解字注
(竝)併也。人部併下曰。竝也。二篆爲轉注。鄭注禮經古文竝今文多作併。是二字音義皆同之故也。古書亦多用爲傍字者。傍、附也。从二立。蒲迥切。十一部。凡竝之屬皆从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