秕的康熙字典释义
秕【午集下】【禾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履切,音。不成粟也。《書·仲虺之誥》若粟之有秕。《左傳·定十年》夾谷之會,孔丘曰:若其不具用秕也。《註》秕,穀不成者。
又喩穢也。《後漢·安帝贊》秕我王度。
又《集韻》《韻會》補履切,音比。
又《集韻》頻脂切,音毗。義同。或作粃。《莊子·逍遙遊》塵垢粃糠。《註》粃糠猶煩碎。或省作。
秕的网络解释
秕
粃
bǐ
<名>
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blighted grain]
秕,不成粟也。从禾,比声。——《说文》
用秕稗也。——《左传·定公十年》。注:“谷不成者。今苏俗呼谷不充者曰瘪谷,盖即此字。字亦以粃为之。”
又如:秕稗(秕与稗。喻败坏无用之物) 秕蠹(瘪谷和蠹虫。比喻不良、有害之物) 秕粮(稗草)秕
bǐ
① <形>坏,恶 [evil]。如:秕僻(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 秕政(弊政,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
② <动>败坏 [ruin undermine]。如:秕敝(败坏,破旧) 秕僻(邪僻败坏)秕
bǐ
ㄅㄧˇ
① 子实不饱满:秕子(不饱满的子实)。秕糠(秕子和糠,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② 坏,不良:秕政(不良的政治措施)。
③ 古同“纰”,纰谬。
粃
bǐ
<名>
中空或不饱满的谷粒 [blighted grain]
秕,不成粟也。从禾,比声。——《说文》
用秕稗也。——《左传·定公十年》。注:“谷不成者。今苏俗呼谷不充者曰瘪谷,盖即此字。字亦以粃为之。”
又如:秕稗(秕与稗。喻败坏无用之物) 秕蠹(瘪谷和蠹虫。比喻不良、有害之物) 秕粮(稗草)秕
bǐ
① <形>坏,恶 [evil]。如:秕僻(比喻政事和教化的不善) 秕政(弊政,指不良的有害的政治措施)
② <动>败坏 [ruin undermine]。如:秕敝(败坏,破旧) 秕僻(邪僻败坏)秕
bǐ
ㄅㄧˇ
① 子实不饱满:秕子(不饱满的子实)。秕糠(秕子和糠,喻没有价值的东西)。
② 坏,不良:秕政(不良的政治措施)。
③ 古同“纰”,纰谬。
康熙字典 - 秕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秕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秕的部首是禾部,9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