禳的康熙字典释义

禳【午集下】【示部】 康熙筆画:22画,部外筆画:17画

《廣韻》《集韻》《韻會》如陽切《正韻》如羊切,音穰。《說文》磔攘,祀除癘殃也。《徐曰》禳之爲言攘也。《周禮·天官·女祝註》却變異曰禳。

禳的网络解释


ráng
<动>
① 祭名。祈祷消除灾殃、去邪除恶之祭 [offer a sacrifice to exorcise evils]
禳乃入。——《仪礼·聘礼》。注:“祭名也。”
齐有彗星,齐侯使禳之。——《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又如:禳灾(禳除灾祸) 禳星(禳除凶星) 禳解(向神祈求解除灾祸) 禳保(祭祀神祖,去邪除恶,求其保护) 禳除(祭神除灾) 禳避(祭神避祸) 禳祷(祭神以消灾祈福)

② 去除 [drive off]
[五月五日]采艾以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梁宗懔《荆楚岁时记》禳
ráng
 ㄖㄤˊ
祈祷消除灾殃:禳解。禳灾。

康熙字典 - 禳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禳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禳的部首是礻部,21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