疟的康熙字典释义

瘧【午集中】【疒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魚約切《集韻》《韻會》逆約切,音虐。《說文》熱寒休作。《玉篇》或寒或熱病。《釋名》瘧,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熱耳,而此疾先寒後熱,兩疾似酷虐者也。《禮·月令》孟秋之月,寒熱不節,民多瘧疾。《周禮·天官·疾醫》秋時有瘧寒疾。《疏》秋時陽氣漸消,隂氣方盛,惟火沴金,兼寒兼熱,故有瘧寒之疾。《正字通》瘧有風,寒,暑,熱,濕,食,瘴,邪八種。久瘧腹有痞塊,名瘧母。獨寒不熱為牝瘧,獨熱不冷爲牡瘧。發無期度爲鬼瘧,先寒後熱爲寒瘧,先熱後寒曰溫瘧,熱而不寒曰癉瘧,卽脾瘧。皆痰中中脘,脾胃不和所致。詳見靈樞經瘧論。

疟的网络解释



nüè
<名>
(形声。从疒(chuáng),虐声。本义:病名,即疟疾)
① 同本义 [malaria]
疟者,风寒之气不常也。——《素问·疟论》
许悼公疟。——《左传·昭公十九年》
疟,寒热休作。——《说文》
疟,酷虐也。凡疾或寒或热耳,而此疾先寒后热两疾,似酷虐者也。——《释名、释疾病》
狂诵新诗驱疟鬼。——陆游《寓叹》
又如:疟病(疟疾) 疟患(疟病的祸患) 疟寒(疟病) 疟疠(疟疾 疟疫)

② 通“虐”。残暴 灾害[abuse]
静作相养,德疟相成。——《马王堆汉墓帛书》疟

nüè
 ㄋㄩㄝˋ
〔疟疾〕一种按时发冷发烧的急性传染病,病原体是疟原虫,由疟蚊传染到人体血液里(“疾”读轻声)。疟

nüè
<动>
受虐待 [be abused]。如:疟害(残害)

另见yào疟

yào
 ㄧㄠˋ
〔疟子〕“疟疾”的通称,如“发~~”(亦作“打摆子”)。疟

yào
义同“疟”(nüè),只用于“疟子”(yàozi)

另见nüè

康熙字典 - 疟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疟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疟的部首是疒部,8画,半包围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