漯的康熙字典释义

漯【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他合切《集韻》《韻會》《正韻》托合切,音錔。水名。《前漢·地理志》漯水,出東郡東武陽縣。

漯隂,縣名,屬平原郡,漢有漯隂侯。

滀漯,水攢聚貌。《木華·海賦》濆淪而滀漯。

《集韻》魯水切,音壘。水名。出鴈門。或作灅㶟。○按《說文》本作濕,或省作。後以濕爲乾溼之溼,而又轉爲漯字。字右从日下糸。

康熙字典 - 漯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漯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漯的部首是氵部,14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