浿

pèi [pei]
部首 氵部(氵部)
笔画 10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氵部(氵部),总笔画10画

基本信息

繁体 浿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7
统一码 6D7F
仓颉 EBUC
郑码 VLO
四角号码 36180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IMY
注音 ㄆㄟ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浿
pèi
〔浿水〕今朝鲜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

笔画数:10;
部首:氵;
笔顺编号:441251113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十四泰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普蓋泰開去聲開口一等pʰɑiphad/phay

百度释义

〔~水〕今朝鲜青川江和大同江的古称。

康熙字典

浿【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1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集韻》《韻會》𠀤普蓋切,音霈。水名。《說文》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前漢·地理志》浿水,出遼東塞外,西南至樂浪縣,西入海。

縣名。《十三州志》浿水縣,在樂浪東北。

丘名。《括地志》浿丘,在靑州臨湽縣西北。《史記·楚世家》朝發浿丘。

《廣韻》普拜切《集韻》《韻會》佈拜切,𠀤音湃。

《集韻》博蓋切,音貝。

薄邁切,音敗。義𠀤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浿【卷十一】【水部】

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从水貝聲。一曰出浿水縣。普拜切

说文解字注

(浿)浿水。出樂浪鏤方。東入海。樂浪音洛郞。樂浪郡鏤方、二志同。鏤方未聞。前志樂浪郡浿水縣下曰。浿水西至增地入海。水經曰。浿水出樂浪鏤方。東南過臨浿縣。東入於海。酈按漢志是。說文及水經非也。酈云其水西流。逕故樂浪朝鮮縣、卽樂浪郡治。而西北流。故地理志曰。浿水西至增地縣入海。浿水今朝鮮國之大通江。在平壤城北。平壤城卽古王險城。漢之朝鮮縣也。隋書曰。平壤城南臨浿水。从水。貝聲。普拜切。十五部。一曰出浿水縣。此卽前志說也。浿水縣未聞。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