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āng [kuang]
部首 氵部(氵部)
笔画 9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氵部(氵部),总笔画9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6D2D
仓颉 ESMG
郑码 VHC
四角号码 31111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IAGG
注音 ㄎㄨㄤ,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441111215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名〉

  1. 古地名、水名用字

    洭水出关(洭浦关)右合溱水谓之洭口。——《水经注》

  2. 又如:洭口(今广东省英德县西南连江口);洭水(今广东省北部的连江)

详细解释

名词

(1) 古地名、水名用字

洭水出关( 洭浦关)右合 溱水谓之 洭口。——《水经注》

(2) 又如:洭口(今广东省英德县西南连江口);洭水(今广东省北部的连江)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十陽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去王陽合平聲合口三等kʰĭwaŋkhyang/qvang

百度释义

(名)洭河:水名;在中国广东省。《水经注》 :洭水出关(洭浦关)右合溱水谓之洭口。又如:水名;在中国广东省。《水经注》 

现代汉语词典

洭kuāng
(名)洭河:水名;在中国广东省。《水经注》 :洭水出关(洭浦关)右合溱水谓之洭口。又如:洭口(今广东省英德县西南连江口);洭水(今广东省北部的连江) 。

康熙字典

洭【巳集上】【水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唐韻》去王切《集韻》《韻會》《正韻》曲王切,𠀤音匡。水名。《說文》水出桂陽縣盧聚山洭浦關爲桂水。《水經注》山海經謂之湟水,亦曰漼水。《集韻》本作𣶕,隷省作洭。漢書作洭。洭字从氵匚子作。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洭【卷十一】【水部】

水。出桂陽縣盧聚,山洭浦關爲桂水。从水匡聲。去王切

说文解字注

(洭)洭水。出桂陽縣盧聚。南出洭浦關爲桂水。縣字依韵會補。此水出桂陽郡桂陽縣。郡縣同名。故曰桂陽縣。如邑部鄏下云河南縣之例。南出二字、各本作山字。今依水經正。桂陽郡桂陽、二志同。今廣東廣州府連州州治、卽漢縣地也。前志桂陽下曰。洭水南至四會入鬱。過郡二。行九百里。二郡、桂陽南海也。水經曰。洭水、出桂陽縣盧聚。東南過含洭縣南。出洭浦關爲桂水。按前志南海中宿縣有洭浦關。酈注亦云尒。今志文關作官。桂陽下洭作匯。皆譌字也。今洭水出連山縣。東南流。經連州、英德縣、淸遠縣。合湞水。經三水縣至廣州府城西。入西江以入海。班所謂入鬱、今廣東之北江也。其出洭浦關、在今淸遠縣。酈氏曰。桂水者、洭之別名也。从水。匩聲。去王切。十部。按洭水亦曰湟水。史記。出桂陽。下匯水。滙者、洭之誤。漢書作下湟水。是也。酈氏引山海經湟水。今山海經云。潢水出桂陽西北山。東南注肄水。入敦浦西。潢者、湟之聲誤。敦者、郭之字誤。水經注引作郭浦。郭浦卽洭浦也。音相近。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