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的康熙字典释义

殯【辰集下】【歹部】 康熙筆画:18画,部外筆画:14画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必刃切,音儐。《說文》死在棺,將遷葬柩,賓遇之。《釋名》於西壁下塗之曰殯。《禮·檀弓》殯於五父之衢,人之見之者,皆以爲葬也。其愼也,蓋殯也。《鄭註》愼,讀爲引。殯引飾棺以輤,葬引飾棺以柳霎。

《檀弓》孔子曰:夏后氏殯於東階之上,則猶在阼也。殷人殯於兩楹之閒,則與賓主夾之也。周人殯於西階之上,則猶賓之也。

送葬歌曰《虞殯》。《左傳·哀十一年》公孫夏命其徒歌《虞殯》。

使巫祓殯之凶邪曰祓殯。《左傳·襄二十九年》祓殯而禭。

借爲埋沒意。《孔稚圭·北山移文》道帙長殯,法筵久埋。

殡的网络解释



bìn
<动>
(形声。从歹,宾声。“歹”,本作“歺”,音è,隶变以后成为“歹”。汉字部首之一。从“歹”的字多与死、坏或不吉祥等义有关。本义:停柩待葬)
① 同本义 [keep a coffin in a temporary shelter before burial]
殡,死在棺,将迁葬柩,宾遇之。——《说文》
于我殡。——《论语·乡党》
晋文公卒,庚辰,将殡于曲沃。——《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死者殡在屋内。——《北史·高丽传》
又如:殡宫(古代称下葬前临时安置灵柩的地方) 殡阶(西阶。周代人停灵柩于西阶之上,犹宾礼也) 殡棺(入殓而未葬的灵柩)

② 泛指丧葬事务 [funeral and burial]
道秩长殡,法筵久埋。——孙稚圭《北山移文》
又如:殡丧(泛指丧葬之事) 殡服(在殡殓时穿的丧服)殡

bìn
 ㄅㄧㄣˋ
停放灵柩或把灵柩送到墓地去:殡葬。殡敛。殡仪馆。出殡。送殡。

康熙字典 - 殡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殡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殡的部首是歹部,14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