柩的康熙字典释义

柩【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集韻》《韻會》巨救切,音舊。同匶。《釋名》在牀曰尸,在棺曰柩。柩,究也,送終隨身之制皆究備也。《白虎通》柩,久也,久不復變也。《小爾雅》空棺謂之櫬,有尸謂之柩。

《禮·曾子問》柩不早出,不暮宿。

《周禮·春官·小祝·置銘疏》漢時謂銘爲柩。

《集韻》巨九切。義同。

柩的网络解释


jiù
<名>
(形声。从木,从匚(fāng),盛东西的筐器,久声。本义:装有尸体的棺材)
① 同本义 [coffin with corpse]
柩,棺也。——《说文》。
古文湨字从匚久,后世又加木旁耳,虚者为棺,实者为柩。——《尔雅》
先迁柩于庙。——《谷梁传·宣公八年》
崩薨,柩之为言究也,久也,不复变也。——《白虎通》
在床曰尸,在棺曰柩。——《礼记·曲礼》
又如:运柩 枢榇(装有尸体的棺材) 柩尸(指灵柩) 柩室(停放灵柩之室) 柩路(载灵柩之车) 柩殡(谓停放灵柩)

② 铭,汉时谓刻在石碑上的字为柩 [inscriptions]
设敖置铭。——《周礼》。贾公彦疏:铭所以表柩,故汉时谓铭为柩。柩
jiù
 ㄐㄧㄡˋ
装着尸体的棺材:灵柩。棺柩。柩车。

康熙字典 - 柩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柩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柩的部首是木部,9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