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的康熙字典释义

枸【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9画,部外筆画:5画

《唐韻》《韻會》俱羽切《集韻》果羽切《正韻》居許切,音矩。《說文》木名。《詩·小雅》南山有枸。《陸璣·草木疏》枸樹高大如白楊,子長數寸,噉之甘美如飴,蜀以爲醬。亦書作蒟。

《正韻》忌遇切。義同。

《唐韻》《集韻》古后切《韻會》《正韻》舉后切,音苟。《爾雅·釋木》枸檵。《註》今枸也。《疏》一名苦,一名地骨,服之輕身益氣。

《集韻》《類篇》《韻會》居侯切,音鉤。《宋玉·風賦》枳枸來巢。《李善註》枸,曲也,似橘屈曲也。《本草》枸橘一名𣖌,人家多種爲藩籬。

《集韻》恭于切《韻會》舉朱切,音拘。《揚子方言》車枸簍。自關而西謂之枸簍。

《韻會》權俱切,音劬。《山海經》下有九枸。《郭註》盤錯也。

斷木。見株字註。

枸的网络解释



<名>
植物名,即蒌叶 [betel]。胡椒科,藤本,近木质。叶互生,大而厚,卵状长圆形。浆果肉质,绿黄色,叶可入药。如:枸酱(即“蒟酱”) 枸橼(即“香橼”)。枳枸,即拐枣 [raisin tree]
南山有枸。——《诗·小雅》

另见gōu gǒu枸
gǒu
 ㄍㄡˇ
① 〔枸杞〕落叶小灌木,叶披针形,结小浆果,成熟时红色,称“枸杞子”,可入药 根皮称“地骨皮”,亦可入药 茎叶嫩时可食。

② 〔枸骨〕常绿小乔木或灌木,叶长椭圆形有三、四个硬刺,开小白花,有香气,果实球形供观赏,叶入药。枸
gōu
<名>
盘错的树根 [twisted roots]
故枸木必将待櫽栝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有木,青叶紫茎,…,下有九枸,其实如麻,其叶如芒。——《山海经》枸

 ㄐㄩˇ
〔枸橼〕a.常绿小乔木或大灌木,有短刺。果实长圆形,黄色,有香气,果皮可入药或提制芳香油 b.这种植物的果实。均亦称“香橼”。枸
gōu
<形>
通“钩”。弯曲 [crooked curved]
故枸木必将待櫽括烝矫然后直。——《荀子·性恶》

另见gǒu jǔ

康熙字典 - 枸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枸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枸的部首是木部,9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