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的康熙字典释义

极【辰集中】【木部】 康熙筆画:8画,部外筆画:4画

《唐韻》其輒切《集韻》極葉切,音笈。《說文》驢上負也。《篇海》爲木版跨驢背以負物者。

《廣韻》巨業切,音跲。极插也。(極)《唐韻》渠力切《集韻》《韻會》竭憶切《正韻》竭戟切,禁入聲。《說文》棟也。《徐曰》極者屋脊之棟,今人謂高及甚爲極,義出於此。

天地未分以前曰太極。《易·繫辭》易有太極,是生兩儀。《註》無稱之稱,不可得而名也。

皇極,大中也。《書·洪範》皇建其有極。《疏》人君爲民之主,大自立其有中之道。

北辰曰北極,老人星曰南極。《書·舜典·正義》引《王蕃·渾天說》曰:北極出地三十六度,南極入地三十六度,而嵩高正當天之中極。

三極,三才也。《易·繫辭》三極之道。《疏》謂天、地、人三才,至極之道也。

《爾雅·釋地》東至于泰遠,西至于邠國,南至于濮鈆,北至于祝栗,謂之四極。

五極,五常之中正也。《書·呂》屬于五極,咸中有慶。

六極,窮極惡事也。《書·洪範》威用六極:一曰凶短折,二曰疾,三曰憂,四曰貧,五曰惡,六曰弱。

四方上下,亦謂之六極。《莊子·天運篇》天有六極。

八極。《韻會》四極,方隅之極也。《淮南子·本經訓》紀綱八極,經緯六合。

至也。《詩·周頌》立我烝民,莫非爾極。

取止也。《詩·大雅》匪疚匪棘,王國來極。

盡也。《易·繫辭》極其數,遂定天下之象。

放也。《儀禮·大射儀》贊設決,朱極三。《註》極,放也。以朱韋爲之,所以韜指利放弦也。

《爾雅·釋天》月在癸曰極。

國名。《春秋·隱二年》無駭帥師入極。

疲也。《世說》顧和謁王導,導小極對之疲睡。

《正韻》訖逆切,音戟。與亟同。《荀子·箴賦》反覆甚極。

《集韻》訖力切,音棘。殊也。

《唐韻》渠綺切,音技。《淮南子·精神訓》賤之而弗憎,貴之而弗喜,隨其天資,而安之不極。

《廣韻》渠記切,音曁。《楚辭·天問》厥萌在初,何所意焉。璜臺十成,何所極焉。

极的网络解释




<名>
(形声。从木,亟声。本义:房屋的正梁)
① 同本义 [ridgepole]
極,栋也。——《说文》。按,在屋之正中至高处。
万载宫极。——《汉书·天文志》
有夫妻臣妾登极。——《庄子·则阳》。司马注:“屋栋也。”
茂初在广汉,梦坐大殿,极上有三穗禾,茂跳取之,得其中穗,辄复失之。——《后汉书·蔡茂传》

② 最高的地位 [highest position]
今以三寸之舌,为帝者师,封万户,位列侯,此布衣之极,于良足矣。——《史记·留侯世家》
又如: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③ 特指君位 [throne]
建用皇极。——《书·洪范》
又如:登极(登君位)

④ 顶点,最高处 最高最远的处所 [top]
不知便可登峰造极不?——《世说新语·文学》
屋极有窗。——清·方苞《狱中杂记》
又如:登峰造极 极巅(山顶端) 极至(极度,极顶。顶点) 极峰(最高层的官员)

⑤ 尽头 极限 [extremity]
何使我至于此极也!(极,指最痛苦的地步。)——《孟子·梁惠王上》
至治之极。——《史记·货殖列传》
又如:极地(绝处) 极界(界限) 极际(边际,尽头) 极尽(终点,尽头) 极则必反(事物发展到极端,就会向相反的方面转化)

⑥ 地球的南北两端 [pole]。如:极流(从地球南北极移向赤道的潮流) 极光 极冠。又指磁体的两端 电源或电器上电流的输入输出端。如:南极 北极 正极 负极

⑦ 北极星 [Polaris]
譬众星之环极。——张衡《西京赋》
又如:极枢(指北极星和天枢星)

⑧ 最高准则、标准 [highest norm,highest standard]
莫匪尔极。——《诗·周颂·思文》
立名者,行之极也。——司马迁《报任安书》极


<动>
① 至,到达 [reach]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柳宗元《永州八记》
极天际地(直达天边,遍及大地。形容广大无边) 极天爬地(用尽一切办法) 极明(直至天明) 极格(及格。达到标准) 极海(至海) 极晨(直到次日清晨)

② 穷尽,竭尽 [exhaust]
平原远而极目兮。——王粲《登楼赋》
不得极夫游之乐。(极,使尽,使动用法。夫,指示代词,那。)——宋·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南极潇湘。——宋·范仲淹《岳阳楼记》
极力为之。——清·黄宗羲《柳敬亭传》
极情尽致(感情充沛,神态逼真) 极望(尽目所见,放眼远望) 极言(尽言无余) 极目(穷尽目力,眺望远方)

③ 深探,穷究 [study deeply]。如:极本穷源(彻底地推究本源) 极问(追根问底) 极深研几(探讨研究事物的深奥隐微之处)

④ 通“殛”。惩罚,诛杀 [punish]
子之罪大极重。——《庄子·盗跖》。《尔雅·释言》:殛,诛也。言罪大而诛重也。极、殛古字通。
故至治之国,有赏罚,而无喜怒,故圣人极。——《韩非子·用人》
又如:极法(极刑。死刑 重刑)

⑤ 到达极点 [reach the limit]
感极而悲者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所得表众,亦极七八万耳。(极,至多,最多,动词状语。)——《资治通鉴》极


<形>
① 最高的、最远的,达到极点的 [extreme]
地势极而南溟深。——王勃《滕王阁赋》
是以就极刑而无愠色。——司马迁《报任安书》
极天云一线。——清·姚鼐《登泰山记》
又如:极塞(遥远荒僻的边塞地区) 极处(极高、极远之处) 极路(非常遥远的路) 极源(远源)。如:极口(满口) 极仄(很险的诗韵) 极色(黑白两色。白色明度最高,黑色最低,均为无彩色,正好处于两个极端,故称)

② 通“亟”。急速 [fast]
予不敢不极卒宁王图事。——《书·大诰》
队有急,极发其近者往佐。——《墨子·杂守》
诸侯假之威久而不知极已者殆。——《管子·枢言》
无羽无翼,反复甚极。——《荀子·赋篇》
又如:极走(急促地奔跑) 极言(急忙告诉) 极卒(尽快完成)

③ 着急 [anxiously]。如:极头么花(极头麻花。形容干着急没办法) 极切(急切,迫切) 极躁(着急)

④ 儆戒 [respectfully]。如:极戒(儆戒)

⑤ 屡次,一再 [repeatedly again and again]
以极聘于诸侯。——《管子·小匡》极


 ㄐㄧˊ
① 顶端,最高点,尽头:登极(帝王即位)。登峰造极。

② 指地球的南北两端或电路、磁体的正负两端:极地(极圈以内的地区)。极圈。北极。阴极。

③ 尽,达到顶点:极力。极目四望。物极必反。

④ 最高的,最终的:极点。极限。极端。极致。

⑤ 国际政治中指综合国力强,对国际事务影响大的国家和国家集团:多极化趋势。

⑥ 准则:为民立极。

⑦ 疲乏:人极马疲。

⑧ 古同“亟”,急。

⑨ 古同“殛”,杀或罚。

⑩ 副词:表示最高程度:极其。极为。极


<副>
最,非常,狠,满 [extremely exceedingly oumost very]
初极狭。——晋·陶渊明《桃花源记》
极为神速。——宋·沈括《梦溪笔谈·活板》
备极欢洽。——《广东军务记》
极盛于十六世纪。——蔡元培《图画》
又如:极荷(深深承蒙) 极通(很对) 极打(狠打,痛打)

康熙字典 - 极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极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极的部首是木部,7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