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朒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6712
仓颉
BOBO
郑码
QLOO
四角号码
7422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EMWW
注音
ㄋㄩˋ,ㄍㄚ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常见搭配
该字在姓名中的常见搭配:
朒朓、朏朒、朓朒、盈朒、赢朒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朒
〈动〉
农历月朔前后月见于东方
朒朒警阙。——谢庄《月赋》
又如:朒朒(农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
亏缺,不足。如:朒数(稍小于正数之数);朒缩(退缩)
扭,折伤
有几个朒翻了的,也有闪朒腿的,爬得起来,奔命走出庙门。——《水浒传》
详细解释
动词
(1) 农历月朔前后月见于东方
朒朒警阙。——谢庄《月赋》
(2) 又如:朒朒(农历月初月见于东方和月末月见于西方)
(3) 亏缺,不足 。如:朒数(稍小于正数之数);朒缩(退缩)
(4) 扭,折伤
有几个朒翻了的,也有闪朒腿的,爬得起来,奔命走出庙门。——《水浒传》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一屋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肉 | 如六 | 日 | 屋三 | 入聲 | 屋 | 開口三等 | 東 | 通 | njuk/ruk | nʑĭu |
百度释义
-
1.指农历月初月亮出现在东方,也指那时的月光。
2.欠缺;不足。
康熙字典
朒【辰集上】【月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正字通》女六切,音衄。《說文》朔而月見東方曰朒。○按朒《說文》作肭,非。當从肉。《謝莊·月賦》朒朓警闕。《李善註》引《說文》亦作朒。餘詳肭字註。
又《玉篇》縮朒,不寬伸之貌。《前漢·五行志》王侯縮朒不任事。《註》鄭氏曰:縮朒,不任事之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