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ǎn,cuán,zàn,zuān [zan,cuan,zan,zuan]
部首 扌部(扌部)
笔画 22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扌部(扌部),总笔画22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9
统一码 6522
仓颉 QHUC
郑码 DMRL
四角号码 54086
电码 2380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TFM
注音 ㄗㄢˇ,ㄘㄨㄢ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zǎn ]

1。積聚,積蓄。

2。彎曲,卷曲。

3。用同“趲”。趕作;加緊。

[ cuán ]

1。簇聚,聚集。

2。引申指圍困。

3。停棺待葬;待葬的棺柩。

4。指攢宮。

5。緊握。

6。慫恿。

7。見“攢抏”、“攢沅”。

8。量詞。用於聚集成團或成堆的東西。

[ zàn ]

通“酇”。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一百戶為一攢。

[ zuān ]

1。通“鑽”。穿孔;鑽入。亦指打孔眼的工具。

2。簪插,插。

英语翻译

save, hoard

方言集汇

◎ 粤语:cyun4 zaan2
◎ 客家话:[梅县腔] zon1 [陆丰腔] zan3 [东莞腔] can3 [沙头角腔] zon5 [客英字典] zon1 zan1 [台湾四县腔] zan1 zon5 zon1 [客语拼音字汇] zan4 [海陆丰腔] zan1 zon5 zon1
◎ 潮州话:zuang3 [潮州]zuêng3 ,zang3(tsùang tsàng)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二十三旱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部韻攝罗马字
作旱上聲開口一等canx/zaan

百度释义

[ zǎn ]

1.積聚,積蓄。

2.彎曲,卷曲。

3.用同“趲”。趕作;加緊。

[ cuán ]

拼凑、聚合。攒聚、攒眉

[ zàn ]

通“酇”。周代地方組織單位之一。一百戶為一攢。

[ zuān ]

1.通“鑽”。穿孔;鑽入。亦指打孔眼的工具。

2.簪插,插。

康熙字典

攢【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23画,部外筆画:19画

《韻會》徂丸切《正韻》徂官切,𠀤音巑。族聚也。《司馬相如·大人賦》攢羅列聚。

《上林賦》攢立叢倚。《宋之問詩》江回雲壁轉,天小霧峰攢。

不葬而掩其柩曰攢。亦作欑。

地名。《左傳·僖二十五年》晉侯朝王,王與之陽樊溫原攢茅之田。《後漢·郡國志》河南郡,修武有陽樊攢茅田。《註》杜預曰:縣西北有攢城。○按《左傳》《後漢書》攢𠀤从扌。《韻會》改从木作欑。

《唐韻》《韻會》《正韻》在玩切《集韻》徂畔切,𠀤巑去聲。亦聚也。

《唐韻》《集韻》𠀤則幹切,音贊。義同。

《集韻》《韻會》《正韻》𠀤祖官切,音鑽。治擇也。《禮·內則》柤棃曰攢之。《疏》一一攢看其蟲孔也。通作鑽。

《集韻》子罕切,音䰖。折也。

《韻補》寒韻古轉先韻,子全切,音鐫。《韋誕·景福殿賦》枅梧綺錯,楶棁鱗攢。芙蓉側植,藻井倒懸。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欑【卷六】【木部】

積竹杖也。从木贊聲。一曰穿也。一曰叢木。在丸切

说文解字注

(欑)積竹杖。詳竹部籚下、殳部殳下。鄭注考工記曰。矛戟柄竹欑柲。從木。贊聲。在丸切。十四部。一曰穿也。此與金部鑽音義皆同。一曰叢木。蒼頡篇云。欑、聚也。衆經音義云。儹欑同。喪大記。君殯欑至於上。注云。欑猶菆也。按注謂與檀弓菆塗同也。欑菆叢皆聚意。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