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ī,pí [bi,pi]
部首 虫部(虫部)
笔画 16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虫部(虫部),总笔画16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8795
仓颉 LIHWP
郑码 INRR
四角号码 56112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JTLX
注音 ㄅㄧ,ㄆㄧ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bī ]

寄生在牲畜、禽鸟身上的虱子。

[ pí ]

〔~蜉〕同“蚍蜉”,大蚂蚁。

英语翻译

a tick, mite

方言集汇

◎ 客家话:[客英字典] pi2 [海陆丰腔] pi2 [台湾四县腔] pi2
◎ 潮州话:bi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邊兮齊開平聲開口四等pieipe/pei

百度释义

[ bī ]

1. 寄生在牲畜、禽鸟身上的虱子。

[ pí ]

1. 〔螕蜉〕同“蚍蜉”,大蚂蚁。

康熙字典

螕【申集中】【虫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邊兮切《集韻》邊迷切,𠀤𦳈。《說文》齧牛蟲也。《本草》牛蝨,一名牛螕。

與蚍通。《前漢·五行志》劉歆以爲蝝,螕𧖚之有翼者。孟康曰:螕𧖚,音蚍蜉。

《集韻》或作𧓎,通作螕。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螕【卷十三】【虫部】

齧牛蟲也。从虫𣬉聲。邊兮切

说文解字注

(螕)齧牛蟲也。今人謂齧狗蟲。語亦同。通俗文曰。狗蝨曰螕。从虫。𣬉聲。邊兮切。十五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