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拥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3
统一码
64C1
仓颉
QYVG
郑码
DSZN
四角号码
50015
电码
2340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YXY
注音
ㄩㄥ,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擁
yōng
见“拥”。
笔画数:16;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4155332411121
yōng
见“拥”。
笔画数:16;
部首:扌;
笔顺编号:1214155332411121
英语翻译
embrace, hug, squeeze; crowd
方言集汇
◎ 粤语:jung2 ung2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3 [陆丰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3 [沙头角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 [宝安腔] jung5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 客家话:[梅县腔] jung3 [陆丰腔] jung3 [客英字典] jung3 [沙头角腔] jung3 [客语拼音字汇] yung3 [台湾四县腔] jung3 [东莞腔] jung3 [宝安腔] jung5 jung3 [海陆丰腔] rung3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二腫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擁 | 於隴 | 影 | 鍾 | 上聲 | 腫 | 開口三等 | 通 | 鍾 | ʔĭwoŋ | qyungx/ivnk |
百度释义
-
见“拥”。
康熙字典
擁【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7画,部外筆画:13画
《唐韻》於隴切《集韻》《韻會》委勇切,雍上聲。《說文》本作
。抱也。《禮·玉藻》肆束及帶,勤者有事,則收之,走,則擁之。《疏》肆餘也,謂束帶之餘組及帶之垂者。收謂斂持在手,擁謂抱之於懷也。《前漢·夏侯嬰傳面雍樹馳註》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面偝也,雍抱持之,令面背己而抱之以馳。雍讀曰擁。
又持也。《前漢·高帝紀》太公擁彗。《註》如今卒持帚也。
又衞也,羣從也。
又《爾雅·釋言邕支載也疏》邕,又作擁。擁護支持,皆載任之義。
又《集韻》於容切,音雍。遮也。《禮·內則》女子出門,必擁蔽其面。《註》擁,猶障也。或作。亦作
。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卷十二】【手部】
抱也。从手雝聲。於隴切
说文解字注
()袌也。各本作抱也。今正。抱者、說文之或捊字也。袌見衣部。褱也。改袌爲抱、大失許例。公食大夫禮。?簠粱。注云。擁、抱也。吳語。官帥擁鐸。注云。擁、抱也。漢書注曰、南方謂抱小兒爲雍樹。雍者、擁之叚借字。从手。雝聲。於隴切。九部。按玉篇作?。葢古體也。抱之則物必在前。故上雝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