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成语
振聋发聩
使聋子都受到振动和醒悟(发:开启;聩:耳聋)。比喻唤醒糊涂、...
振振有词
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很充分;说个不休。...
振臂一呼
挥动手臂;大声号召。振:挥动。...
振奋人心
振奋:振作奋发。使人们振作奋发。...
振振有辞
振振:理直气壮的样子。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振领提纲
提纲挈领。...
振兵释旅
收缴兵器,解散军队。...
振贫济乏
接济贫穷的人和没有依靠的人。亦作“振穷恤寡”、“振穷恤贫”。...
振穷恤寡
救济贫穷和无依靠的人。...
振衣濯足
濯足:洗脚。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形容放弃世俗生...
振穷恤贫
救济贫穷的人。...
振裘持领
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振兵泽旅
见“振兵释旅”。...
振缨王室
振缨:弹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振民育德
振:通“赈”,救济。指接济、帮助人民,涵养自己的德性...
振缨中朝
振缨:弹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振鹭充庭
振鹭:振动翅膀的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
振鹭在庭
振鹭:振动翅膀的白鹭。白鹭群飞,集于庭中。比喻远方贤士纷纷前...
振缨公朝
振缨:弹冠,出仕。指入朝做官...
振作有为
振作精神,有所作为...
振笔疾书
振:挥动;疾:迅速。挥动笔杆,急速地写起来。形容文思敏捷或写...
振衣提领
振衣:提起衣服。比喻抓住事物的关键...
振国之患
振:拯救;患:灾难,祸患。拯救国家的祸息...
振聋启聩
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
振旅而归
振旅:整军,休整部队;归:返回。军队作战之后,经过一段时间的...
振古如兹
振古:往古,自古。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第二字成语
第三字成语
弹冠振衣
整洁衣冠。语本《楚辞·渔父》:“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发蒙振落
蒙:遮盖,指物品上的罩物;振:摇动。把蒙在物体上的东西揭掉,...
发聋振聩
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也能听到。发:开启;振:振动;聩:耳聋。比...
敲山振虎
谓故意示警,使人震动。...
弹冠振衿
见“弹冠振衣。”...
顿纲振纪
整顿朝纲,重振法纪。...
摧枯振朽
犹摧枯拉朽。...
发蒙振聩
声音很大,连耳聋的人也听得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麻木的人。...
提纲振领
同“提纲挈领”。...
稽古振今
指考查古事作为借鉴,以振兴现代。...
分贫振穷
分财物救助穷困的人。...
折槁振落
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扬葩振藻
葩:华美;藻:文采。形容文章写得华丽多采。...
启瞶振聋
比喻唤醒糊涂与麻木不仁者。...
骇目振心
见“骇目惊心”。...
移风振俗
改变风气,振兴习俗。...
发蒙振槁
发:揭开;蒙:蒙盖物;振:抖动。揭开蒙盖物,摇掉将落的枯叶。...
螽斯振羽
语本《诗·周南·螽斯》:“螽斯羽,詵詵兮,宜爾子孫,振振兮。...
班师振旅
班:还、回;师:军队;振:整理;旅:军队。撤回军队,进行整顿...
摇山振岳
把高山都振动了,形容气势很大...
启聩振聋
聩:耳聋。使耳聋的人都受到振动和醒悟。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
援溺振渴
振:通“赈”,救济。援救落水的人,周济饥渴的人。指帮助落难者...
治兵振旅
兵、旅:泛指军队。整训军队,振作士气...
发瞽振聋
发:开启;瞽:盲人;振:振动;聋:耳聋。使盲人也能看见,使聋...
摛翰振藻
摛:发抒;翰:毛笔;藻:文采。施展文才,铺陈辞藻...
包含该字的成语
一蹶不振
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
萎靡不振
形容意志消沉。萎靡:精神颓丧;不振作;颓唐:消沉;振:振奋。...
金声玉振
用钟发声;用磬收韵;集六音之大成。形容声音动听。也比喻德行高...
为之一振
为:因;振:振奋。 因此而振奋起来。...
委靡不振
委靡:也作“萎靡”,颓丧。形容精神不振,意志消沉。...
一跌不振
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作不起来。同“一蹶不振”。...
龙骧麟振
龙骧,昂举腾跃貌。麟振,语出《诗·周南·麟之趾》:“鳞之趾,...
金相玉振
同“金相玉质”。...
萎糜不振
形容情绪低沉,精神颓废...
龙威虎振
形容气势奔放雄壮。常形容书法笔势的遒劲有力,灵活舒展。...
孤蓬自振
只身远行居无定所。...
声誉大振
声望、名誉大大提高...
踣不复振
振:振作。一跌倒就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受一次挫折以后就再也振...
成语接龙
1
振聋发聩
成语故事
萎靡不振
公元1125年,金军大举南下进攻北宋,燕京守将郭药师投敌,黄河守将梁方平脱逃,直逼北宋都城东京,宋徽宗将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赵桓,自己逃到镇江。大臣杨时上书说:“大敌当前必须振奋精神抗击金人入侵,如果萎靡不振就只有灭亡。”...
发蒙振落
西汉时,掌管封舜事务的主爵都尉汲黯,是位忠正耿直的大臣。他不考虑个人安危,经常向年轻的汉武帝直言进谏。有个名叫董仲舒的读书人向武帝提出建议,将诸子百家的学说作为邪说,予以禁止,独尊孔子及其儒家经典,以通过文化上的统治,达到政治上的统一。这就是所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来,武帝采纳这个建议,到处表示要以仁义治天下。 汲黯觉得武帝这种表示是言不由衷的。有一次,他当着许多儒生的面批评武帝说:“...
发聋振聩
清朝时期,英国舰船经常侵犯中国领海主权,以保护向中国输送鸦片的贸易,鸿胪寺卿黄爵滋忧心忡忡。他上《禁烟议疏》给道光皇帝,列举大量的数据与材料证明鸦片的危害,提出为了严禁鸦片,应不惜动用死刑,以达到发聋振聩的目的...
振臂一呼
西汉时期,李陵率5000步兵进攻匈奴,把匈奴3万人打败。单于只好下令撤退,不久他集结8万骑兵进攻汉军,把汉军围得水泄不通,李陵振臂一呼,汉军不论伤病都英勇杀敌,但因寡不敌众,终于经过两天拼杀,李陵兵败被俘...
委靡不振
公元1125年,金军大举南下进攻北宋,燕京守将郭药师投敌,黄河守将梁方平脱逃,直逼北宋都城东京,宋徽宗将帝位传给儿子宋钦宗赵桓,自己逃到镇江。大臣杨时上书说:“大敌当前必须振奋精神抗击金人入侵,如果萎靡不振就只有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