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挌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6
统一码
630C
仓颉
QHER
郑码
DRJ
四角号码
57064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RTKG
注音
ㄍㄜ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动〉
击;格斗
挌,击也。——《说文》。段玉裁注:“凡今用“格斗”字皆当作此”。
手挌猛兽。——《三国志》
又如:挌斗(格斗;搏斗)
止
挌,止也。——《玉篇》
详细解释
动词
(1) 击;格斗
挌,击也。——《说文》。段玉裁注:“凡今用“格斗”字皆当作此”。
手挌猛兽。——《三国志》
(2) 又如:挌斗(格斗;搏斗)
(3) 止
挌,止也。——《玉篇》
英语翻译
fight
方言集汇
◎ 粤语:gaak3
◎ 客家话:[梅县腔] get7 [宝安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get7 [沙头角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ak7 gok7 get7 [陆丰腔] gak7 [海陆丰腔] gak7 gok7 get7
◎ 潮州话:gêh4
◎ 客家话:[梅县腔] get7 [宝安腔] gak7 [客英字典] gak7 get7 [沙头角腔] gak7 [台湾四县腔] gak7 gok7 get7 [陆丰腔] gak7 [海陆丰腔] gak7 gok7 get7
◎ 潮州话:gêh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十九鐸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部 | 韻攝 | 罗马字 | 国际音标 |
落 | 盧各 | 來 | 鐸開 | 入聲 | 藥 | 開口一等 | 唐 | 宕 | lak | lɑk |
百度释义
-
同“格”。
康熙字典
挌【卯集中】【手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6画
《廣韻》古伯切《集韻》《韻會》《正韻》各額切,音格。《說文》擊也。
又鬭也,止也。《魏志·任城王傳》手挌猛獸。
又《玉篇》舉也。
又《唐韻》盧各切《集韻》歷各切,音落。亦擊也。或作擽。
又《集韻》《韻會》曷各切,音鶴。拫挌,牽引也。《集韻》或作
。《韻會》《正韻》通作格。◎按《說文》古覈切,取音微別。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挌【卷十二】【手部】
擊也。从手各聲。古覈切
说文解字注
(挌)擊也。凡今用格鬥字當作此。後漢陳寵傳。獄者急於篣挌酷烈之痛。注引此說文。周禮注曰。若今時無故入人室宅廬舍、上人車船、牽引人欲犯法者。其時格殺之。無罪。公羊定四年注曰。挾弓者、懷格意也。莊卅一年注。古者方伯征伐不道。諸矦交格而戰者。誅絕其國。此等格字皆當从手。从手。各聲。古覈切。古音在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