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皻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1
统一码
76BB
仓颉
YMDHE
郑码
IHLX
四角号码
24247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HAEC
注音
ㄓㄚ,ㄘㄨˇ,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
古同“齇”。
-
皮肤粗糙皲裂。
英语翻译
pimples, blotches
方言集汇
◎ 粤语:za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1 [梅县腔] za1 [台湾四县腔] za1 [客英字典] za1
◎ 潮州话:za1
◎ 客家话:[海陆丰腔] za1 [梅县腔] za1 [台湾四县腔] za1 [客英字典] za1
◎ 潮州话:za1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下平九麻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樝 | 側加 | 莊 | 麻二開 | 平聲 | 麻 | 開口二等 | 假 | 麻 | dʒʰai | cra/tra |
百度释义
-
1. 古同“齇”。
-
1. 皮肤粗糙皲裂。
康熙字典
皻【午集中】【皮部】 康熙筆画:16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側加切《集韻》莊加切,音渣。《類篇》鼻上皰。《黃帝素問》勞汗當風寒,薄爲皻。《註》俗謂之粉刺。
又《正字通》紅暈似瘡,浮起。著面鼻者,曰酒皻。
又《五音集韻》采古切,音蔖。《博雅》皸皵,皻也。《玉篇》今作齇。《類篇》通作。俗作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