巿的康熙字典释义

巿【寅集中】【巾部】 康熙筆画:4画,部外筆画:1画

《唐韻》分勿切《集韻》分物切,音弗。《說文》韠也,上古衣蔽前而已,巿以象之。天子朱巿,諸侯赤巿,大夫蔥衡。从巾,象連帶之形。

通作芾。《詩·曹風》三百赤芾。《傳》大夫以上,赤芾乗軒。《疏》芾服,祭祀所用也。

《玉篇》亦作韍。《禮·玉藻》一命縕韍幽衡,再命赤韍幽衡,三命赤韍蔥衡。

《集韻》普活切,音鏺。《說文》草木巿巿然,象形。《集韻》草木盛貌。

《集韻》北末切,音潑,義同。

《玉篇》甫味切,音沸。蔽巿,小貌。《詩·召南》作蔽芾。《朱傳》盛貌。

《集韻》博蓋切,音貝。草木貌。○按普活、北末、甫味、博蓋四切,係字音義,韻書譌作巿字,詳木部字註。

康熙字典 - 巿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巿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巿的部首是巾部,4画,嵌套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