夤的康熙字典释义

夤【丑集下】【夕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11画

《廣韻》翼眞切《集韻》《韻會》夷眞切,音。《說文》恭也,敬惕也。

進也,緣連也。《宋·穆修·會遇詩》介立傍無援,隂排密有夤。方語,因賄于進曰夤緣。

遠也。《淮南子·地形訓》九州之外,乃有八夤,一作殥。

腰絡也。《易·艮卦》列其夤。

《廣韻》《正韻》以脂切《集韻》《韻會》延知切,音夷。敬也,遠也。亦作。○按夤字訓義,《說文》及諸字書皆然,《正字通》强辨其非,不可從。

夤的网络解释


yín
<动>
① 恭敬 [respect]
夤,敬惕也。从夕,寅声。——《说文》。按,即寅之别体。因寅为借义所专,别制此字。
又如:夤畏(敬畏) 夤亮(恭敬信奉)

② 攀附上升 [climb the official ladder]。如:夤缘钻刺(巴结奉承,投机钻营)夤
yín
<名>
① 通“璌”。夹脊肉 [lean pork taken from under the spind column]
艮其限,列其夤。——《易·艮》。马注:“夹脊肉也。”

② 远处 [distant place]
九州之外,乃有八夤。——《淮南子》夤
yín
 ㄧㄣˊ
① 深:夤夜。

② 〔夤缘〕攀缘上升,喻拉拢关系,向上巴结。

③ 敬畏。

康熙字典 - 夤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夤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夤的部首是--,14画,上下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