坝的康熙字典释义

壩【丑集中】【土部】 康熙筆画:24画,部外筆画:21画

《集韻》必駕切,音霸。堰也。

坝的网络解释




<名>
(形声。从土,霸声。本义:堤坝)
① 截河拦水的堤堰。堤坝 [dam]
其河自西坝至东坝十六里有余。——单锷《吴中水利书》
又如:丁坝 坝埽 顺坝

② 堤岸 [dyke embankment]。如:坝田(堤岸旁边的田地) 坝地(在山沟里打坝,拦流土而淤成的农田)

③ 平地 [flatland plain]
君家水茄白银色,殊胜坝里紫彭亨。——黄庭坚《谢杨履道》
又如:坝子(中国西南地区称平地或平原) 坪坝 晒坝坝


 ㄅㄚˋ
① 截住河流的构筑物:拦河坝。堤坝。

② 河工险要处、巩固堤防的构筑物。

③ 平地(多用于地名):雁门坝(在中国四川省)。

④ 方言,沙滩,沙洲。

康熙字典 - 坝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坝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坝的部首是土部,7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