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繁体
嘳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2
统一码
5633
仓颉
RLMC
郑码
JJAL
四角号码
65086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KKHM
注音
ㄎㄨㄣ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嘳
kuì
古同“喟”,叹息。
讥讽。
哀怜。
笔画数:15;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251212511134
kuì
古同“喟”,叹息。
讥讽。
哀怜。
笔画数:15;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251212511134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六至
小韻 | 反切 | 聲母 | 韻母 | 聲調 | 平水韻 | 等呼 | 韻攝 | 韻部 | 国际音标 | 罗马字 |
喟 | 丘愧 | 溪 | 脂B合 | 去聲 | 寘 | 合口三等 | 止 | 脂B | kʰwi | khyih/qwyh |
百度释义
-
1.古同“喟”,叹息。
2.讥讽。
3.哀怜。
康熙字典
嘳【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5画,部外筆画:12画
《廣韻》《集韻》苦怪切,音蒯。《說文》本作
,太息也。《晏子·雜篇》嘳然而歎。《集韻》或作㕟。
又《廣韻》譏他人也。
又《集韻》呼怪切,音。《字林》息憐也。《揚子·方言》嘳,憐也,沅灃之原,凡言相憐哀謂之嘳。《集韻》或作喟。
又《廣韻》《集韻》《正韻》丘媿切,音䰎。《廣韻》與喟同。詳前喟字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