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
部首 口部(口部)
笔画 13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口部(口部),总笔画13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10
统一码 55C1
仓颉 RHYN
郑码 JPIH
四角号码 62017
电码 8178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KRHM
注音 ㄊㄧˊ,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同“啼”。

笔画数:13;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3321531535

英语翻译

give forth sound, make noise

方言集汇

◎ 粤语:tai4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ti2 [海陆丰腔] ti2 [客英字典] ti2 tai2 [梅县腔] tai2
◎ 潮州话:ti5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上平十二齊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杜奚齊開平聲開口四等dʰieide/dei

百度释义

同“啼”。

康熙字典

嗁【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3画,部外筆画:10画

《唐韻》《正韻》杜兮切《集韻》《韻會》田黎切,𠀤音題。《說文》號也。《前漢·五行志》豕人立而嗁。《後漢·梁冀傳》作愁眉嗁妝。《廣韻》同啼㖒。《集韻》或作㖷渧諦。

通作謕。《前漢·嚴助傳》孤子謕號。

叶田離切。《魏武帝·苦寒行》樹木何蕭索,北風聲正悲。熊羆對我蹲,虎豹夾路嗁。《集韻》通作啼。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嗁【卷二】【口部】

號也。从口虒聲。杜兮切

说文解字注

(嗁)号也。号各本作號。今正。号下曰。痛聲也。此可證嗁号與嘑號不同字也。号、痛聲。哭、哀聲。痛在內。哀形於外。此嗁與哭之別也。喪大記。始卒。主人啼。兄弟哭。婦人哭踊。注。悲哀有㴱淺也。若嬰兒中路失母。能勿啼乎。按鄭用襍記語也。嗁俗作啼。士喪禮作諦。古多假諦爲嗁。从口。虒聲。杜兮切。十六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