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ī [chi]
部首 口部(口部)
笔画 12画
结构 左右结构
部首为口部(口部),总笔画12画,五行属-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
部外笔画 9
统一码 55AB
仓颉 RQHK
郑码 JCYG
四角号码 67084
电码 0848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KDHD
注音 ㄔ,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五行分析

根据喫的五行属性-,推荐搭配: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chī
同“吃”。

笔画数:12;
部首:口;
笔顺编号:251111253134

英语翻译

eat; drink; suffer, endure, bear

方言集汇

◎ 粤语:hek3 jaak3
◎ 客家话:[台湾四县腔] kiet7 kie5 [梅县腔] ket7 [客语拼音字汇] kiad5 [客英字典] ket7 ngiet7 ngat7 kiet7 [宝安腔] ket7 nget7 [海陆丰腔] kiet7 kie5 [陆丰腔] ket7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入二十三錫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苦擊錫開入聲開口四等kʰiekkhek/qek

百度释义

同“吃”。

康熙字典

喫【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2画,部外筆画:9画

《唐韻》《正韻》苦擊切《集韻》《韻會》喆歷切,𠀤音燩。《說文》食也。《玉篇》啖,喫也。《杜甫·絕句》梅熟許同朱老喫。

《正韻》飲也。《杜甫·送李校書詩》對酒不能喫。《廣韻》同𡁒。《集韻》或作𡁒噭。《正韻》亦作毄。

《集韻》口賣切,音𡢖。喫詬,力諍。

口戒切,音烗。義同。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喫【卷二】【口部】

食也。从口契聲。苦擊切

说文解字注

(噭)口也。口俗本譌吼。今正。史、漢貨殖傳皆云。馬蹄噭千。徐廣曰。噭、馬八髎也。小顏云。噭、口也。蹄與口共千則爲馬二百也。按以口釋噭。此必本說文。說文以口建首。下噭噣喙吻字皆與口字轉注相接。此全書之例也。通俗文、埤倉皆曰。尻骨謂之八髎。惟史記噭字從口。故徐以八髎釋之。尻亦得謂之口也。各本史記作躈。乃誤字耳。噭與竅音義相同。俗本說文作吼者、葢或識孔字於口字之旁。因誤倂爲一字。从口。敫聲。徐廣苦弔反。小顏江弔口釣二反。唐韵古弔切。二部。一曰噭、呼也。此別一義。呼當作嘑。字之誤也。嘑、號也。曲禮。母噭應。鄭曰。噭、號呼之聲也。呼亦當作嘑。俗寫通用耳。昭卄五年公羊傳曰。昭公於是噭然而哭。注。噭然、哭聲皃。釋文皆古弔反。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