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的康熙字典释义
唇【丑集上】【口部】 康熙筆画:10画,部外筆画:7画
《唐韻》側鄰切《集韻》之人切,音眞。《說文》驚也。《廣韻》同㖘。
又《集韻》船倫切,音脣。義同。
又之刃切,音震。驚聲。《字彙》俗作口脣字,非。
唇的网络解释
唇
脣
chún
<名>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① 同本义 [lip]
脣,缘也,口之缘也。——《释名·释形体》
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左传·僖公五年》
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唇吻(言语) 唇红齿白(形容面貌俊美) 唇不离腮(比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唇齿之邦(非常亲密、利害攸关的邻邦)
② 边缘 [edge]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唇
chún
ㄔㄨㄣˊ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唇。唇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辞)。唇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脣
chún
<名>
(形声。从口,辰声。本义:嘴唇)
① 同本义 [lip]
脣,缘也,口之缘也。——《释名·释形体》
谚所谓辅车相依,脣亡齿寒者。——《左传·僖公五年》
唇焦口燥呼不得。——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又如:唇吻(言语) 唇红齿白(形容面貌俊美) 唇不离腮(比喻亲密无间,形影不离) 唇齿之邦(非常亲密、利害攸关的邻邦)
② 边缘 [edge]
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沈括《梦溪笔谈》唇
chún
ㄔㄨㄣˊ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嘴唇。唇齿(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唇膏。唇裂。唇舌(“嘴唇”和“舌头”,喻言辞)。唇吻(嘴唇,喻口才、言辞)。唇亡齿寒(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康熙字典 - 唇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唇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唇的部首是口部,10画,半包围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