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字成语
半斤八两
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
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半部论语治天下
旧时用来强调学习儒家经典的重要。...
半途而废
半途:半途上;废:中止。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比喻事业没做完就...
半壁江山
半壁:半边;江山:国土。指外敌大半入侵或内战割据所造成的国土...
半路出家
半路:路途走到一半;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去当和尚、尼姑。不...
半推半就
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
半老徐娘
徐娘:梁元帝妃徐氏,泛指妇女。指尚有风韵的中年妇女...
半夜三更
三更:旧时一夜分为五更;半夜子时为三更;即夜十一点至凌晨一点...
半身不遂
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半青半黄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半死不活
半死:接近死亡;多指生命受到极大折磨、摧残的状况。没有精神;...
半筹不纳
比喻一点办法也没有。...
半生不熟
半:不完全。指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
半间不界
间、界:今作:“尴尬”。比喻肤浅、不深刻,或做事不彻底。...
半截入土
截:段。半段身子埋入土内。比喻人在世不久了。...
半梦半醒
谓睡眠尚未清醒。...
半部论语
旧时对儒学经典之一《论语》的夸赞之辞,掌握半部《论语》,人的...
半面之交
同别人只见过一面的交情。意谓交情不深。...
半文半白
亦作“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
半丝半缕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半生半熟
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半文不白
见“半文半白”。...
半上落下
犹半途而废。...
半痴不颠
痴:呆傻;颠:同癫,疯癫。装疯卖傻的意思。...
半解一知
指理解得不深,知道得很少。同“一知半解”。...
半斤八面
旧制一斤合十六两,半斤等于八两。一个半斤,一个八两,重量相等...
半上半下
指两可之间。...
半壁河山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真半假
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实的。...
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半三不四
指心神不定,无精打采。...
半懂不懂
不十分懂。...
半低不高
中等;不高不矮。...
半半路路
事物进行的过程中间。...
半新半旧
指不新不旧。...
半间半界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半壁山河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半拉拉
不完整;未全部完成的。...
半面不忘
半面:见过面。见过面就不遗忘。形容记忆力极强...
半路修行
原指成年后才出家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行,从事另一工作。...
半信不信
指不完全相信。...
半饥半饱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半面之旧
半面:见过面;旧:原先,引申为旧友。指只见过一面的旧交...
半吞半吐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半涂而废
半路上终止。比喻做事情有始无终。...
半吊子
肤浅的人。形容不通情理,说话随便,举止不沉稳的人...
半筹莫展
半条计策也施展不出。比喻没有一点办法...
半新不旧
半:二分之一。指不新不旧...
半疑半信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第二字成语
第三字成语
半信半疑
信:相信;疑:怀疑。有些相信;又有点怀疑。对真假不能肯定。...
徐娘半老
指中年妇女虽不再娇美;但尚有风韵。后泛指有风韵的妇女已过中年...
一知半解
很贫乏的知识;很肤浅的理解。形容知道得不多;理解得不深。...
三更半夜
一夜分为五更,三更是午夜十二时。指深夜。...
半推半就
推:推辞;就:靠拢;接受。一面推辞;一面接受。形容表面推辞;...
一鳞半爪
鳞:鱼类的鳞片。爪:鸟兽的脚趾。指绘画中龙飞腾于云雾中;只显...
一差半错
变故,差错。...
一年半载
约计一年或半年。表示时间不长。...
半青半黄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深更半夜
深夜。...
半梦半醒
谓睡眠尚未清醒。...
半文半白
亦作“半文不白”。文言和白话夹杂。...
半丝半缕
缕:线。半根丝,半缕线。形容数量少,价值极其微小的东西。...
半生半熟
没有完全成熟或未烹煮至可食用的程度。比喻不熟悉;不熟练。...
囫囵半片
囫囵:完整的,整个儿的。一个整体中的一部分。指只听懂或理解了...
一星半点
形容极少。...
一肢半节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半上半下
指两可之间。...
一官半职
一定的官衔职位。多指比较低微的头衔职称。...
半真半假
一半真情;一半假意。不是完全真实的。...
糠菜半年粮
一年之中有半年用糠和菜代替粮食。形容旧社会劳动人民的生活极其...
半死半生
①未全死。②比喻无意义、无生气的苟且的生活。...
一男半女
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
寸丝半粟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黑更半夜
指深夜。...
一些半些
形容极少。...
一时半刻
指很短的时间。...
半新半旧
指不新不旧。...
半间半界
①不彻底,不深透。②不明确。③犹言不上不下。④谓平庸。...
一言半语
指很少的一两句话。...
一丝半粟
比喻极微小的东西。...
半饥半饱
谓不求甚饱或吃不饱饭。...
一个半个
谓为数甚少。...
减师半德
指只学到老师的一半水平...
半吞半吐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黑天半夜
指深更半夜...
片鳞半爪
喻事物的极小部分。...
一阶半职
同“一阶半级”。...
一班半点
犹言一点半点,常暗指男女关系。班,通“斑”。...
一时半霎
犹一时半刻。...
一知半见
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
一言半句
见“一言半语”。...
东南半壁
半壁:半边。指长江中下游及其以东、以南的半边江山。...
半疑半信
有点怀疑,又有点相信。表示对真假是非不能肯定。...
一点半点
表示微小而不定的数量。...
一时半晌
犹一时半刻。...
半吐半露
形容说话含糊不清,不直截了当。...
凉了半截
比喻非常失望...
一支半节
谓一小部分。...
一鳞半甲
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
包含该字的成语
成语故事
事半功倍
战国的时候,有个大思想家叫孟子,他有很多的学生。 有一次他和他的学生公孙丑谈论统一天下的问题。他们从周文王谈起,说当时文王以方圆仅一百里的小国为基础,施行仁政,因而创立了丰功伟业;而如今天下老百姓都苦于战乱,以齐国这样一个地广人多的大国,如能推行仁政,要统一天下,与当时周文王所经历的许多困难相比,那就容易得多了。孟子最后说:“今天,像齐国那样的大国,如能施行仁政,天下百姓必定十分喜欢,犹如替...
半部论语治天下
北宋时期著名政治家赵普为太祖出谋划策,发动兵变,拥立太祖赵匡胤,被任命为宰相。宋太祖死后,赵匡义当皇帝,别人认为赵普一生只读《论语》,不学无术,当宰相不恰当。赵匡义问是不是,赵普说我是以半部《论语》帮助治天下的...
徐娘半老
南朝时期,梁朝湘东王萧绎的妃子徐昭佩由于得不到宠爱,先后与荆州瑶光寺的智远道人,贺徽以及暨季江勾搭成奸。暨季江感慨地说:“没想到徐娘半老,竟风韵犹存,是如此风流多情。”萧绎忍无可忍责令她自杀...
一知半解
宋朝诗人陈师道认为苏东坡的诗风格初学刘禹锡,后学李白。清朝时期的《诗醇》却有不同的观点:“洵乎独立千古,非一代一人之诗也:而陈师道顾谓其初学刘禹锡,晚学李太白,毋乃一知半解。”...
半途而废
东汉时,河南郡有一位贤慧的女子,人们都不知她叫什么名字,只知道是乐羊子的妻子。 一天,乐羊子在路上拾到一块金子,回家后把它交给妻子。妻子说:“我听说有志向的人不喝盗泉的水,因为它的名字令人厌恶;也不吃别人施舍而呼唤过来吃的食物,宁可饿死。更何况拾取别人失去的乐西。这样会玷污品行。”乐羊子听了妻子的话,非常惭愧,就把那块金子扔到野外,然后到远方去寻师求学。 一年后,乐羊子归来。妻子跪着问他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