䘓的康熙字典释义
䘓【申集下】【血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苦紺切,音勘。《玉篇》羊凝血也。《韻會》按《陶氏·本草註》云:宋時大官作䘓,削藕皮落其中,血不凝,知藕之散血,然則䘓,血羹也。
又《集韻》徒濫切,音憺。徒紺切,音贉。義同。《類篇》作,亦作、。
康熙字典 - 䘓的详细释义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䘓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䘓的部首是--,14画,左右结构结构。
䘓【申集下】【血部】 康熙筆画:14画,部外筆画:8画
《唐韻》《集韻》苦紺切,音勘。《玉篇》羊凝血也。《韻會》按《陶氏·本草註》云:宋時大官作䘓,削藕皮落其中,血不凝,知藕之散血,然則䘓,血羹也。
又《集韻》徒濫切,音憺。徒紺切,音贉。義同。《類篇》作,亦作、。
《康熙字典》是清代康熙年间编纂的一部大型字典,收录了47035个汉字。本字典详细记录了䘓的古音、古义、字形演变等内容。䘓的部首是--,14画,左右结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