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ǎn,tiàn [tian]
部首 一部(一部)
笔画 6画
结构 独体结构
部首为一部(一部),总笔画6画

基本信息

繁体
叠字 --
五行
部外笔画 5
统一码 3401
仓颉 MOW
郑码 AJOD
四角号码 10604
电码
区位码
姓名学
五笔 GLWI
注音 ㄊㄧㄢˇ,ㄊㄧㄢˋ,
吉凶寓意
起名建议
部首内容
笔顺编号
笔顺读写

起名工具

字义解释

基本释义

统一码

㐁字UNICODE编码U+3401,10进制: 13313,UTF-32: 00003401,UTF-8: E3 90 81。

㐁字位于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扩充A区(CJK Unified Ideographs Extension A)。

异体字

English

to lick; to taste, a mat, bamboo bark

英语翻译

to lick; to taste, a mat, bamboo bark

方言集汇

◎ 粤语:tim2

宋本廣韻

廣韻目次:去五十三勘
小韻反切聲母韻母聲調平水韻等呼韻攝韻部国际音标罗马字
他紺去聲開口一等tʰɒmthomh/thomm

百度释义

[ tiǎn ]

〔古文〕㐁《集韻》他點切,音忝。以舌鉤取也。《說文》舌貌。从谷省,象形。《精薀》㐁以舌在口外,露舌耑舐物。人有持短長術,以言鉤人者,孟子斥爲穿窬。

[ tiàn ]

又《玉篇》《唐韻》《集韻》㐁他念切,添去聲。義同。〇按㐁字,今通作餂。

康熙字典

㐁【子集上】【一部】 康熙筆画:6画,部外筆画:5画

〔古文〕𠀬《集韻》他點切,音忝。以舌鉤取也。《說文》舌貌。从谷省,象形。《精薀》㐁以舌在口外,露舌耑舐物。人有持短長術,以言鉤人者,孟子斥爲穿窬。

《玉篇》《唐韻》《集韻》𠀤他念切,添去聲。義同。〇按㐁字,今通作餂。

说文解字

说文解字

㐁【卷三】【𧮫部】

舌皃。从𧮫省。象形。𠀬,古文㐁。讀若三年導服之導。一曰竹上皮。讀若沾。一曰讀若誓。弼字从此。他念切文三重三

说文解字注

(㐁)舌皃。魯靈光殿賦。玄熊䑙舕以齗齗。善曰。䑙舕、吐舌皃。吐玷吐暫二切。按䑙葢卽㐁之俗也。从𧮫省。象形。象形者、謂?象吐舌也。从𧮫省者、謂人也。舌岀於𧮫外。故內谷外舌。他念切。七部。

相似汉字

最近查询